最新试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ethods is used by the author in elaborating his points?
初中物理课程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如功和功率,温度和热量等。举例说明教学中从哪些方面区别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通常要求演示与讲解相结合。举例说明课堂上教师如何实现演示与讲解相结合这一要求。  
公共卫生领域广泛使用红外体温计测量体温、紫外线灯消毒等。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质点在Oxy坐标系中的运动学方程是x=Rcoswt,y=Rsinwt,其中R、w均为常量,该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材料: 某教师在讲授《盛唐气象》一课中的“唐诗”时,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熟悉的唐代诗歌,接着将全班学生分成7个小组进行比赛,背诵诗歌最多的小组获一等奖,最少的一组获末等奖。然后教师将自己准备的礼物作为奖品发给学生,随即教师宣布下课。 观摩该课的大多数教师认为此活动不可取。 (分析题)问题: (1)观摩教师认为“此活动不可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针对本课中“唐诗”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应如何体现历史课的特色?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 某教师为《辛亥革命》一课设计了导学案。其结构是知识梳理(填空)、问题求解(问答)、巩固运用。以下是该导学案的节选。 武昌起义革命的高潮 (1)爆发: ①时间 ②领导力量 ③革命主力 (2)结果:中华民国成立 ①临时犬总统 ②首都 ③纪年方法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四、革命的失败 (分析题)问题: (1)请指出该“导学案”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2)简述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的主要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材观?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摘自范晔《后汉书西域传》)材料二: 如果来使的身份真实,必然会带来大量宝贵的信息,更新汉人对于罗马帝国本土的认识。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这些来使的身份值得怀疑。首先,中外学者并没有从罗马帝国的拉丁文文献中,发现存在过这样一个使团。其次,使团向汉朝皇帝的进献并无意大利本土的特产和工艺品,却都是一些热带地区的特产,如象牙、犀角、玳瑁……所以,所谓“使团”应该是假借了罗马帝国为名的商业团体。 ——(摘编自李博文《先秦两汉西极观与汉代大秦国印象》 (分析题)问题: (1)材料一中的“始乃一通”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疑传者过焉”表明范晔对这一事件持何种看法? (2)你认为材料二中的哪些信息可以为范晔的看法提供支持? (3)历史教科书对“始乃一通”多持肯定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  
概述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历史教学的优势。  
热门试题
对该教学片断进行教学反思。(至少从三方面)(15分) 材料全屏下列《14.1.1变量》这节课的教学片段。请同学们看下列问题问题一;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 s 千米,行驶时间为 t 小时。填下面的表。再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师:哪位同学来填表?生1:填好表格中的数据。师:你怎么算出来的?生1:路程=速度×时间师:用含t的式子表示s生1:s=60t师:观察谁在变,谁没变?生1:路程s、时间t在变,速度没变。师: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问题二:每张电影票的售,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票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若设一场电影售出票 x 张,票房收入为 y 元,怎样用含 x 的式子表示 y ?师:某同学你来解答生2:早场票房收入为10×150=1500日场票房收入为10×205=2050晚场票房收入为10×310=3100y= 10 x师:观察谁在变,谁没变?生2:x y在变,票价为10元没变师:票房收入随售出票数的变化而变化。问题三: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长原长为10cm,每1千克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重物质量x(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 针对问题提出你的修改建议 探究式教学法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请简要回答与之有关的问题。 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导入、展示 、总结)。(16分) 完成《峨眉山月歌》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惜别”的古诗词名句。下列回忆材料不适合的一项是( )。 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白发三千丈”一句所运用的夸张修辞手法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修辞手法的作用,拟找出类似句子举一反三。下列适合的是( )。 学习完《观沧海》后,教师布置了课后作业:“请默写诗歌《观沧海》。”下列对该作业设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建议,语文教师普遍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三国演义》的课外阅读时,做了以下努力。其中不值得借鉴的一项是( )。 导读《傅雷家书》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傅雷在家书中多次提到的艺术家“克里斯朵夫”是哪位作家创作出的?下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