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某化学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金属活动性”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了下列试题.并对学生的答题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试题】一位同学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Ag放入Cu(N0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0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0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03溶液中。 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19****1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871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19****1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872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论教师促进学生陈述性知识迁移的途径与方法。 初中阶段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课程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很深,这种迁移现象是( ) 某教师接收新班后,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摸底,发现24个学生发展程度不平衡,于是他将全部学生分为A组和B组,进行同年级同科目同教材有分有合的单式班“复式教学”的尝试。该教师的行为体现了(    )教学原则。 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 )。 ①小学生发展知识;②学科知识;③教育教学知识;④通识性知识;⑤实践性知识。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对教师而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并能指导行动的知识。以下哪些属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一位化学教师在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时,学生互动效果不好,原因是她在讲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没有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问题: (1)请你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例,设计一个课堂教学问题。 (2)请说明化学教学提问的基本要求。 教师对学生做错作业采取“错一罚十”的做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是对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程度、即对知识和能力掌握程度的评定。 考试的目的是为评估学生对某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则试卷的难度分布应() 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对指定资源是否学习了、学到什么程度的情况 教师指导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学生将掌握了的程序性知识的陈述形式转化为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首要条件是() 技能的掌握与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无关。() 知识活动中,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是() 知识活动中,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是() 考查课教学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习得的程序性知识主要是程序性知识的() 某教师在开展“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时,下列最能让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产生直观认识的教学方法是()。 教师专业知识可以分为条件性知识、()知识、()知识。 除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外,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还应包括()。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