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天皇睦仁根据取中国古籍《________》中“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一句,改元“明治”.

A. 尚书
B. 论语
C. 春秋
D. 易经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72****8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057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72****88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057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圣人作……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反映出中华民族早期人类圣人为王的标准是 不属于中国古籍中对战争的称谓是( ) 垂衣裳而天下治成为汉服的起点() 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从作用对象看,这体现了教育的()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分为()。 中国古籍的用纸包括哪些()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认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这一观点() 1868年,日本天皇睦仁颁布的明治新政府施政纲领“五条御誓文”的核心内容,在____________的“船中八策”中已有体现。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此语蕴含() 中国大学MOOC: “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意思是古代帝王把服饰作为______的工具之一。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多彩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的观点属于。 易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出自()。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出自()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易之以契” “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名正;以道观分,而君主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出自()。 “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名正;以道观分,而君主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出自()。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材料反映甘龙的政治态度是()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出自()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