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如何认识王守仁“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原则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94****7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908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94****7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908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中国大学MOOC: 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守仁提出的主张包括(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②在王守仁看来,“知”与“行”的合一是强调既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③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命题。④所谓“知”是指科学知识,所谓“行”是指人的实践。⑤知行合一也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这一命题主要涉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⑥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王守仁指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下列主张与之相似的是() 重视道德教育,最早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 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 明代理学所谓「知行合一」乃王文阳的说法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管理需要“知行合一”。 大学生如何做到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的观点。 提出“知行合一”的是() 公务员道德实践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或环节,即致知、内化(即知行合一)和笃行,而关键环节是“知行合一”。 如何认识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论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全人)的观点()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 道德是一种的精神,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 “知行合一”是武术的认识论基础,是武术发展的重要机制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但混淆了知行界限 以下谁的观点是“知行合一”?()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