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阅读《老马》教学后的说课片段和课文原文,完成问题。
高二选修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欣赏诗人臧克家的现代诗歌《老马》。
《老马》这首诗对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我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诗的目的不在于《老马》这首诗本身,而在于以此向学生介绍一种文学作品阅读的方法,即在建构主义理论支撑下的“情境模拟”。这种模式适合所有的文学作品,贵在“模拟情境”的创设。在对《老马》这首诗的鉴赏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老马”生存状态相似的农民形象,使他们对《老马》这首诗有更深刻的认识。
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要处理好教材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我们的教材确实经过精心的修订,其中不乏名篇,但教材只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语文教师应有大语文的观念,任何一篇文章的教学都应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老马》这首诗只是一个引子,更多关注的应是像“老马”一样生存状态的人们的生活,以此引发我们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对此,我先引导学生思考“《老马》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个‘老马’的形象,它有什么特征”这一问题,对学生的思路给予相应的指导。接下来提出“‘老马’的形象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什么形象相似”这个问题,提示学生是生活状态相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总结发言,得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问题](1)请简要说明教师在说课稿中设计意图。
(2)请简要分析该教师的做法的不足之处。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04****9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222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04****9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222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材料全屏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任务,用中文作答。下面是某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教学片段: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将三个问题与课文的三段匹配。2.教师提问学生,学生集体回答,并根据什么匹配,之后及时归纳总结首句阅读技巧。3.学生用笔或听课文录音在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画线。4.提问学生汇报自己画线词语,并对画线词汇解释。6【简答题】请对以上现象分别作出评析(30分)。 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写景单元阅读教学结束后,我采取层层推进的写作教学策略组织了学习活动。第一节课,我安排学生自由写作,了解他们在景物描写能力方面的现状。然后批改学生随笔,梳理出学生的共性问题,并结合日常教学情况分析原因。第二节课,我首先呈现学生随笔写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回顾阅读课所学的写景方法。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这些方法及其作用,并运用这些方法完成—篇写景文章。从第二次写作情况来看,学生的景物描写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对上述教学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某校的825名学生要么选修劳技课,要么选修绘画课。其中有627名学生选修劳技课,512名学生选修绘画课,那么选修劳技课的学生比两门都选修的学生多多少名() 请为第二课时的讲解设计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课文。 阅读《项脊轩志》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单选题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写景单元阅读教学结束后,我采取层层推进的写作教学策略组织了学习活动。第一节课,我安排学生自由写作,了解他们在景物描写能力方面的现状。然后批改学生随笔,梳理出学生的共性问题,并结合日常教学情况分析原因。第二节课,我首先呈现学生随笔写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回顾阅读课所学的写景方法。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这些方法及其作用,并运用这些方法完成—篇写景文章。从第二次写作情况来看,学生的景物描写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对上述教学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案例一 完成问题1,2,3,4,5 说课的内涵是什么?说课与教学设计之间有何关系? 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一):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 问题(二):试论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 高中生物课分为选修和必修课,属于选修的是( )。 陈老师上高二《校园记事》摄像课时,让学生用摄像机根据主题搜集材料,该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 )。 陈老师上高二《校园记事》摄像课时,让学生用摄像机根据主题搜集材料,该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 )。 陈老师上高二《校园记事》摄像课时,让学生用摄像机根据主题搜集材料,该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 )。 小学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 )。 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群“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教学要求,准备在高二开设专题阅读课程。下列作品适合作为阅读材料的是()。   材料全屏下面是高二(1)班足球课新授课的教学部分,人数40人,教学条件为:足球场、足球20个。教学步骤:(1)教师示范讲解正脚背踢球技术。(2)学生进行分组练习。(3)组织学生进行小场地比赛。(4)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5)点收器材、师生再见。16【简答题】该教学片段中存在什么问题。 在教学《茶馆》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播放《茶馆》的电影,让学生对照剧情与课文完成教学。 对这一教学资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在教学《茶馆》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播放《茶馆》的电影,让学生对照剧情与课文完成教学。对这一教学资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以下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设定的教学目标,阅读并回答问题。教学目标:①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②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这则教学目标违背了教学设计的什么原则?() 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叙事片段,按要求答题。准备《背影》教学方案的过程,……与此同时,我融入《背影》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对上述教学述事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