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34****2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931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34****2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931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1956年后,实现农业合作化,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转变为以自然村为单位的集体经济。但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摁血手印,签“生死契约”,实行分田到户。据此可以看出,1978年与1956年比较而言,农村的变化是() 1978年以包产到户形式率先在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 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1978年,小岗村18位农民在“大包干”的契约上按下红手印,相约“包产到户”。这一标志性事件成为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催生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位于() 1978年,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 )责任制的先河。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回答30——31题。30. 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小岗村农民() 1979年秋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从原来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小岗村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 )。 1979年秋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从原来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小岗村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 )。 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 一个红手印,一个政策,一个开始。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村民按下分田到户红手印的那张薄纸,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18枚红手印催生了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浙江长兴的()几乎与安徽小岗村同时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小岗村里,矗立着“大包干”纪念馆,记录着“包产到户”带给农民的温饱。“包产到户”能带给农民温饱,是因为“包产到户”() “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王安忆小说《喜宴》中,知青和小岗村教师一家交往的两个场景是 1978年11月,县顶云公社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创造了“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顶云经验”,与安徽风阳小岗村一起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先声 36年前,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将村集体土地“分田到户”,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36年后,小岗村将分散的土地重新集中后对外发包,流转总面积达8400多亩,占可耕地面积的44%。按照中央部署,土地流转正逐步在全国有序进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①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②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巩固集体经济主体地位③降低农业自然风险,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 1978年,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18户农民创造出(),其做法是生产队与每户农民约定,先把该缴给国家的.该留给集体的都固定下来,收获以后剩多剩少都是农民自己的。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