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皆出自《朱子治家格言》()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54****2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983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54****2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983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把自己的学说主旨归纳为四句箴言,被后世学者称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位思想家是()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发笃实处便是行”,这说明了() 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由此判断,王阳明()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这一观念的提出者是() 春秋决狱强调__,要求考察当事人作案时的主观动机,即“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致良知”是通过自身的 和道德实践活动,开显知善知恶的本能意识的过程。 《中庸》认为孝就是“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世人谓天帝常派神祇往察人间善恶之事,善者赐以吉祥,恶者降以灾祸,这些话正确否? 人的七情六欲是与生俱来的,本不是恶,当不受限制时则可能发展成恶。 人的七情六欲是与生俱来的,本不是恶,当不受限制时则可能发展成恶() 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行,指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肾在志为恐。 肾在志为恐。 患者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恶闻声响,苔薄白,脉弦细者。治当选用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中“欲驰还走”的正确译文是()。 患者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恶闻声响,苔薄白,脉弦细者。其治疗方法是 情志为病,恐则 情志为病,恐则 荀子认为“人之性本恶,其善者,伪也”。() 从中国传统法文化的角度,解释下面这段文字的真实含义。“本其事而原其志。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