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汉代提出“贵粟”主张的是( )

A. 张衡
B. 晁错
C. 司马迁
D. 班固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65****1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613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65****1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613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这是汉代 上呈汉文帝的奏疏《论贵粟疏》中的句子,句中说的是 。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性本善”() 简述贾谊、晁错贵粟备荒思想的内容。 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并主张实行“仁政”的思想家是() 看到晁错《论贵粟疏》后,接受其建议的皇帝是( ) 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论贵粟疏》)(1)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作者提出的“贵粟”的具体办法是什么?(2)说明“损有余补不足”的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欲民(务)农得以(除)罪以供(上)用 简述晁错散文《论贵粟疏》的主要写作特点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从中可以看出() 晁错《论贵粟疏》中,描述农民困苦生活状况的文句有( ) 玄学家从()的政治思想出发,反对(),主张法贵简贵无 试指下列句子中的判断句、被动句、双宾语句和习惯句。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汉代京房提出()乐律理论 以《过秦论》、《论贵粟疏》为例论析西汉前期政论文创作特点及成就。 《论贵粟疏》写到有一种人“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这种人是( ) 飞白最早是由汉代的蔡邕提出的() 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  ) 学书者怎样理解孙过庭主张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吴昌硕主张的“贵能深造求其通”,郑板桥主张的“学一半,撒一半”? 学书者怎样理解孙过庭主张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吴昌硕主张的贵能深造求其通,郑板桥主张的学一半,撒一半 儒家学说到了汉代有了新的发展,这个新的发展是主张() 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