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徐光启在谈及治蝗之策时,曾说:“陆田命县于天,人力虽修,苟水旱不时,一年之功弃矣;水田之制由人力,则地利可尽也,且虫灾之害又少于陆,水田既然,其利兼倍,与陆田不侔(等、齐)也。”这体现出其“治蝗之策”是()

A. 均衡发展水旱种植业
B. 大力发展水田农业
C. 增加农业劳动力投入
D. 充分利用旱地种植经验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81****5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523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81****5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523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贪财),虽赏之,不窃。”这段问答反映的是孔子的什么政治思想?() 孔子对季康子,“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由此推之孔子认为天下乱的源头是()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出自于哪里? 董仲舒的散文《天人三策》属于 董仲舒《天人三策》的第三策阐述的主要思想是( ) 唐太宗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 认为:“法也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圣人之治于世,其枢在于水。这句话是( ?)的言论。 西周时天子要在太庙举行策命礼,向诸侯授“策”。这反映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西周时天子要在太庙举行策命礼,向诸侯授“策”。这反映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 “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中的“修”意思是() 晋国上卿赵简子曾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材料反映了当时()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唐代农民创造了“挖沟治蝗”的方法。 1895年,袁世凯奉清政府之命到天津()训练“新建陆军”,是为()之发端。 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指的是()。 根据《左传》的记载,“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出自于政治家()之口。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是__说的() 荀子说:“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