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评价小说为“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者也”的学者是()。

A. 鲁迅
B. 张衡
C. 顾实
D. 班固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14****1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137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14****1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137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古代伪装思想“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远而示之近”出自()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出自()。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出自() (3)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 “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消渴病也。”出自何书?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春秋》指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 翻译: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者为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语法作用。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於: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於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於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段话启示我们要()。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一语出自(  )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4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200例,而4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者的() 子肿属脾虚而致者,主方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br />《为学》(节选)<br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br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br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br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br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br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这句话出自哪里?()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