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苟况认为“人性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体本位论
C. 无目的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90****8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055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90****8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056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荀子•性恶》记载:“化性以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下列说法中与材料表达意思一致的是(    )。 《荀子?性恶》记载:“化性以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下列说法中与材料表达意思一致的是()。 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持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人性恶”观点的是()。 ( )在对人性的看法上,儒家奉行人性善,法家奉行人性恶的理念 专制制度的人性恶基础是() 专制制度的人性恶基础是( ) 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恶论观点的是( )。 孟子用性恶论发展礼学() 专制制度体现了人性恶,民主制度则体现了人性善。 “人性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著。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义而化之。 孟子主张隆礼重法和性恶论。 孟子主张隆礼重法和性恶论。 授信业务需要从哪些角度出发,收集资料?() 战国思想家中认为“人性恶”的是谁? 中国大学MOOC: 在人性论上,最早提出“性恶论”,并在以后得以发扬的教育家是( )。 教育性要求常规的知道必须尊重学生,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什么为目的()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