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物质性质的实验,不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印象。也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原教材中有浓硫酸和蔗糖制成“黑面包”的经典实验:取20g蔗糖,放入烧杯,加2 mL水。再加15 mL浓硫酸,搅拌,混合物迅速变黑,上涨越过烧杯口,同时放出大量气体。
现教材提供的做法:取2g蔗糖,放入大试管中,加入约5 mL浓硫酸,搅拌,然后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将玻璃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1)“黑面包”实验体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
(2)对比原教材,现教材提供的做法有哪些优点?
(3)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42****2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878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42****2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878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一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是回答的内容经常出现错误。作为教师,你会怎么办? 一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是回答的内容经常出现错误。作为教师,你会怎么办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我国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某省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我方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分析该案例,评价该教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做法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某公司以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我国出口公司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物质性质的实验,不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印象。也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原教材中有浓硫酸和蔗糖制成“黑面包”的经典实验:取20g蔗糖,放入烧杯,加2 mL水。再加15 mL浓硫酸,搅拌,混合物迅速变黑,上涨越过烧杯口,同时放出大量气体。现教材提供的做法:取2g蔗糖,放入大试管中,加入约5 mL浓硫酸,搅拌,然后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将玻璃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1)“黑面包”实验体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2)对比原教材,现教材提供的做法有哪些优点?(3)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物质性质的实验,不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印象.也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原教材中有浓硫酸和蔗糖制成“黑面包”的经典实验:取20g蔗糖,放入烧杯,加2 mL水.再加l5 mL浓硫酸,搅拌,混合物迅速变黑,上涨越过烧杯口.同时放出大量气体。现教材提供的做法:取2g蔗糖,放入大试管中,加入约5 mL浓硫酸,搅拌,然后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将玻璃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1)“黑面包”实验体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2)对比原教材,现教材提供的做法有哪些优点(3)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幼儿在课堂上回答错误时,教师( )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李某是位于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简述教师课堂上“创设语境”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 阅读说明,回答问题。 阅读活动4.3中的阅读材料《翻转课堂面授活动中需要什么样的问题?》、《一所中学激励学生回答问题的做法》以及《反思常见的课堂对话句式》,从问题数量、激励措施和课堂应对方式反思问题设计思路。_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为此目的”中的“此目的”指的是(  )。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完全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便没有必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化学课堂上,有些学生只喜欢观看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这种兴趣属于(  )。《》()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