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哀,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这一主张出自于先秦思想家孟子。()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09****6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913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09****6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913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 文之词采宜蕴藉而忌分明,贵典雅而贱粗俗。() 诗文之词采宜蕴藉而忌分明,贵典雅而贱粗俗()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注重乐教化的中国文化里,尊师重教是     的价值基因。《礼记》有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荀子》有言,国将兴,贵师而重傅。孔子是中国第一位民间教师,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    ,第一次将“教育公平”    在人类的价值图谱上。今天,教师更是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 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 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中“成心”的含义是()。 “国之将亡,必有妖异;国之将兴,必现吉祥。”这句话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学富五车的范蠡讲过“论其存余不足,而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阐述的是()的观点。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是谁告诉范蠡的()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这说明()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商则国贫。”这说明( )。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这说明()。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这说明() 翻译下列句子。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贵师”的最高境界是( ) 而的意义: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 而的意义: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 某学派主张“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此学派为()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哪位诗人提出的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