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财会类
>
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
>
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
风险免疫管理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资产久期和负债久期的匹配,实现( )的相互抵消,进而锁定整体收益率。
单选题
风险免疫管理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资产久期和负债久期的匹配,实现( )的相互抵消,进而锁定整体收益率。
A. 利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
B. 利率风险和再投资风险
C. 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D. 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24****2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2008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24****2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2009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热门试题
银行使用久期缺口测量其资产和负债的利率风险。 ( )
某基金现有资产为40亿元,修正久期为7.5;负债为50亿元,修正久期为5.6。国债期货(面值为100万元)的当前价格为98.6,最便宜对可交割债券(CTD)的修正久期为6.2,转换因子为1.1。 根据久期缺口=资产久期 - 负债久期×负债/资产,该基金当前的久期缺口是()。
久期配比策略只要求负债的久期( )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即可,因而有更多的债券可供选择。
某基金现有资产为 40 亿元, 修正久期为 7.5; 负债为 50 亿元, 修正久期为 5.6。国债期货(面值为 100 万元)的当前价格为 98.6,最便宜对可交割债券(CTD)的修正久期为 6.2,转换因子为 1.1。据此回答86-88题。根据久期缺口=资产久期–负债久期×负债/资产,该基金当前的久期缺口是( )。
( )只要求负债的久期和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相同即可。
久期分析法,当市场利率变动时,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可表示为( )。 (其中,DA-总资产的加权平均久期,DL-总负债的加权平均久期,VA-总资产,V-总负债,R-市场利率)
银行可以使用久期缺口来测量其资产负债的利率风险,下列关于久期缺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假设某商业银行总资产为1000亿元,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为6年,总负债900亿元,负债加权平均久期为5年,则该银行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为( )。
假设某商业银行总资产为1000亿元,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为6年,总负债900亿元,负债加权平均久期为5年,则该银行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为( )。
已知某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为100亿,总负债为80亿,资产加权平均久期5.5,负债加权久期为4,那么该商业银行的久期缺口等于:()
已知某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为100亿,总负债为80亿,资产加权平均久期5.5,负债加权久期为4,那么该商业银行的久期缺口等于:()
资产与负债的久期越短,资产与负债价值变动的幅度越大,利率风险也就越高。()
如果溢价银行的总资产为10亿元,总负债为5亿元,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为2年,负债加权平均久期为5年,那么久期缺口等于( )。
假设某商业银行总资产为1000亿元,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为6年,总负债900亿元,负债加权平均久期为5年,则该银行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为()年。
假设某商业银行总资产为1000亿元,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为6年,总负债900亿元,负债加权平均久期为5年,则该银行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为( )年。
多重负债下的组合免疫策略组合应满足的条件有( )。Ⅰ.证券组合的久期与负债的久期相等Ⅱ.组合内各种债券的久期的分布必须比负债的久期分布更广Ⅲ.债券组合的现金流现值必须与负债的现值相等Ⅳ.债券组合的现金流现值必须与负债的现值不相等
某金融机构的总资产为20亿元,总负债为13亿元。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为2年,负债加权平均久期为3年,那么久期缺口等于( )。
如果某金融机构的总资产为10亿元,总负债为7亿元,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为2年,负债加权平均久期为3年,那么久期缺口等于( )。
假如某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为10亿元,总负债为7亿元,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为2年,负债加权平均久期为3年,那么久期缺口为()。
如果某金融机构的总资产为10亿元,总负债为7亿元,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为2年,负债加权平均久期为3年,那么久期缺口等于()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