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 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 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C. 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 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99****2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408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99****2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408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三国时期,刘备属于()州牧 汉朝时期,齐郡的首府临淄之所以人口相当多,是因为受人文因素中()的影响。 汉朝时期,齐郡的首府临淄之所以人口相当多,是因为受人文因素中()的影响 试述宋朝之思想统一与汉朝之思想统一之同异。 秦朝推行郡县制度,当时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西汉时期103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74郡,以南有29郡;西晋时期162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86郡,以南有76郡。与这种变化相关的因素是() 宋朝时期,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 宋朝时期,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一措施()   赵佗,南越王,南越国的创始人。原为秦朝平定岭南的将领,先后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和南海郡郡尉。在公元前204年,建立了南越国,自立南越王。后在公元前183年与汉朝断绝交往,自立南越武帝,发兵进攻长沙边邑,与汉朝分庭抗礼。 赵佗,南越王,南越国的创始人。原为秦朝平定岭南的将领,先后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和南海郡郡尉。在公元前204年,建立了南越国,自立南越王。后在公元前183年与汉朝断绝交往,自立南越武帝,发兵进攻长沙边邑,与汉朝分庭抗礼。 赵佗,南越王,南越国的创始人。原为秦朝平定岭南的将领,先后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和南海郡郡尉。在公元前204年,建立了南越国,自立南越王。后在公元前183年与汉朝断绝交往,自立南越武帝,发兵进攻长沙边邑,与汉朝分庭抗礼() 晋国的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据此信息你能得出的明确的结论是()①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②这个时候县的建制高于郡③县与郡之间有相统属的关系④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秦汉时期,豫北区域分属河内郡和东郡()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②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③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②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③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设置了辽东郡和辽西郡,其中辽东郡的郡治在今()。 ()在贵州遍行土司制度,同时设置路、府、州与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及三百余处蛮夷长官司,实行府州县与土司并行 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 )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