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证
>
战国时期,“撰次诸国法”,修订出包括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六篇的《法经》的作者是()。
单选题
战国时期,“撰次诸国法”,修订出包括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六篇的《法经》的作者是()。
A. 商鞅
B. 韩非
C. 李悝
D. 李斯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49****9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9116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49****9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9117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热门试题
在中国法制上,首次改具律为刑名并冠于律首的法律是()。
魏律一共18篇,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
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并置于全律之首的律典是()。
首次将具律改为刑名律并至于律首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我国魏晋时期创立“新律”的律学家是()
属于幸福规律中事实律的有①体验律②价值律③先后律④实现律()
简述从《法经》具律到隋唐律名例律的演变
简述从《法经》具律到隋唐律名例律的演变
战国时期的“改法为律”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施这项变革的诸侯国是()
桑代克的联结论主要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反射律。( )
桑代克的联络论主要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反射律()
战国时()以奸淫入于杂律。秦简已有“家罪”之名。
晋律中规定的杂抵罪内容包括()
约翰·穆勒提出了四条联想律:接近律、相似律、频因律和不可分律。()
联结理论提出,学习应遵循()律、()律和()律
逻辑运算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逻辑运算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知识直观的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组合律。
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是( )的定律。
《杂律》篇目最早出现于()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