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这段话语自()。

A. 程颐
B. 陆九渊
C. 朱熹
D. 王阳明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49****4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639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49****4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639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了加强道德修养要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中庸 第一章》) 辨析题:“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论语》中提出穷理尽性的观点。() 《论语》中提出穷理尽性的观点() 中国大学MOOC: 1、“诗律莫细乎杜,词律莫细乎周”这其中“周”指的是周邦彦。 穷理灭欲的途径也是()与()的过程 《礼记•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莫以善小而为之,莫以恶小而不为() 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体现了护理道德修养中的() 《礼记·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职业道德中,“慎独”启示我们() 教育是()的工作,而“感人者莫先于情”。 “格物穷理”是由谁提出来的?()(1.0分) 莫沙必利的作用机制是(  )。 莫沙必利的作用机制是 《礼记?中庸》认为,道德修养应“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要求我们提升自身修养时,时要注重( )。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独”可解释为()的状态,以及人性的独特所在 我们对二程的“格物穷理”的理解不包括() 司马迁提出聪则参前远视,()则知事穷理。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