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取於有餘,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赋可(損)。損: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34****1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490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34****1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490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運送人或船舶所有人在何種過失情形下,致貨物之毀損或滅失,應負賠償責任?() 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论贵粟疏》)(1)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作者提出的“贵粟”的具体办法是什么?(2)说明“损有余补不足”的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欲民(务)农得以(除)罪以供(上)用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殆: 船長在駕駛台,則下列關於負責航行當值之航行員之敘述何者正確?A() 指出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哪些是使动用法,哪些是意动用法,并据以说明两种用法的不同。 (1)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2)下義其罪,上賞其姦 (3)反欲関两主,觀禍敗。 (4)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5)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6)沛公旦日从百餘騎來見項王。 “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句中的“親戚”到后世词义的变化是() 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 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孟子》): 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裏,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40、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41、齊諧者,志怪者也42、鹏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43、天之蒼蒼,其正色邪44、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45、而後乃今培風,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2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2、先王之( ),以平其心,成其政也。23、鹏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24、孰知其極?其無正?( )、人之迷,其日固久。25、榖與魚鱉不可勝食,(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26、有國有家者,( ),不患貧而患不安。 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意义,并据以说明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不同。(8分(1)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2)戰於長勺,公將(鼓)之。(3)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4)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 君者,民之源也。源淸則流清,源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不能愛其民,而求民親己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爲己用,爲已死,不可得也。民弗爲用,弗爲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勁,城不固,而欲不危削滅亡,不可得也。(去危削滅亡之情,皆積於此,而求安樂是聞,不亦難乎)?是枉生者也。悲夫!枉生者不須時而滅亡矣。故人主欲強固安樂,莫若反己。欲附下一民,則莫若反之政。欲脩政美俗,則莫若求其人。彼其人者,生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以天下之王公莫之好也,而是子獨好之。以民莫之爲也,而是子獨爲之也。抑好之者貧,爲之者窮,而是子猶爲之,而無是须臾怠焉差焉。獨明夫先王所以遇之者,所以失之者,知國之安危臧否,若別白黑,則是其人也。人主欲強固安樂,則莫若與其人用之。巨用之,則天下爲一,諸侯爲臣:小用之,則威行鄰國,莫之能禦。若殷之用伊尹,周之遇太公,可謂巨用之矣。齊之用 管仲,楚之用孫叔赦,可爲小用之矣。巨用之者如彼,小用之者如此也。故曰:粹而王,駁而霸,無一而亡。詩曰:“四國無政,不用其良。”(不用其良臣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一)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5分)(47)須:(48)附:(49)乎:(50)是:(51)臧:(二)(52)“民不親不愛,而求爲己用,爲已死,不可得也。民弗爲用,弗爲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一段话中用到了4个“爲”,请分析和归纳它们的词性和用法。(三)请找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前置的条件。(53)夫危削滅亡之情,皆積於此,而求安樂是聞,不亦難乎?(54)不用其良臣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四)(55)文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用人方式,即“巨用”和“小用”。其中哪种用人方式可以实现“霸”道?请找出文中描述实现“霸”道的结果的一句话,并译成现代汉语。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_________,以类_________ 時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漢書·趙充國傳》) 且下之化上疾於景響 西晋文人傅咸曾在一篇赋中写道:“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己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作者在赋中所赞美的是()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則: 上(明太祖)日:“昔汉武帝用东郭咸阳、孔仅之徒为聚敛之臣,剥民取利,海内苦之。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进竞,天下骚然,此可为戒。”明太祖()。 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