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王安石变法时规定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其目的在于()
单选题
王安石变法时规定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其目的在于()
A. 纠正科举制的弊端
B. 简化科举考试的程序
C. 扩大科举取士的数量
D. 严格控制士人思想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29****8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2183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29****8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2184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热门试题
在"盖以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事迹"中,"名义"之义为()
唐科举进士科就现实政治发问,学子易揣摩准备,难辨优劣弊端而改考诗赋,出题无尽。某人凭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一举高中。可见唐朝进士科考试()
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多了,录取标准总成为问题。唐朝科举考试考诗赋,宋朝则考“经义”,即仁义道德,演变到明朝,又在“经义”中渐渐演变出八股取士制度。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制度意在()
唐代明算科的岁考
宣传变法的理论文章有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陈时务十策》
()为统一经学,乃诏颜师古考定五经原文、孔颖达注释经义。
“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材料表明科举制()。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选举考》载:“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此记载指出了()
“以著其義,以考其信”中“考”的意思是()
王安石变法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富国强兵()
唐宋科举,唐代进士科首重诗赋,宋代注重(),与儒学意识形态完全结合起来。
中国大学MOOC: 宋代规定考进士多次不中者,另造册上奏,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被称为
“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材料表明科举制()
2016年公务员面试备考:专岗专训-党群机关考情考务分析
明清两代科考的内容有八股文和时务策,八股文用于各级考试,时务策仅用于( )
《通考》专立《学校考》这个新门类,实际是一部()。
司法考试自考本科或者专生本的本科能否考?
我国宋代苏轼在科举应试时所进的“时务策”是( )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