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材料表明科举制()

A. 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 导致读书人不关注社会实际
C. 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D. 成为读书人做官的唯一途径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32****9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69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32****9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69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考进士比考明经的难度低。() 考进士比考明经的难度低() 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意思是()。 考明经的难度比考进士的难度高() 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对策和 凡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者为 唐代科举制中进士的考取比明经难() 伤寒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称为 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 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病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 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重策调整的,必须报()讨论决定。 就文书意义上而言,帖的含义有三:(1)指较小的(),即所谓“小柬日帖”;(2)是()文种,这是“帖”的特定含义;(3)是把帖这一公文发往下级的(),这是“帖”的引申义。 我国宋代苏轼在科举应试时所进的“时务策”是( ) 我国宋代苏轼在科举应试时所进的“时务策”是( ) 1994-23.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 唐代,政事堂对下指挥事宜用的帖文,称“()”;明代,锦衣卫拘收人犯所持的帖文称“()”;官府发给牙商(交易中间人)准许执业的帖文称为“()”。 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 中国大学MOOC: 凡两经以上的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 凡经批准临时动火、焊割作业时应做到() 《姨母帖》是《万岁通天帖》中第一帖,书写者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