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失道者寡助。(《孟子》)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58****6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469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58****6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469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出自()。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出自()。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反复强调,作战中取胜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出自《孟子》。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反映了孟子主张() “孟子道性善”是指( ?)。 《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出自()。 翻译: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话是孟子说的。 成语“始作俑者”出自《孟子》() 孟子认为培养“浩然之气”要“配义与道”。 孟子认为:“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矣。”这句话体现了() 《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_________者也。” 在孟子看来“圣之时者”是:() 孟子对梁惠王说: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亦。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亦。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亦”。孟子的上述言论没有反映出() 孟子认为“圣之清者也”是()。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怎么赢得人心()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