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闻邻船吹笛杨基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注】 分:料,料想。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 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 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 这首诗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65****1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156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65****1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156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下面哪句诗不是出自《关雎》这首诗()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颔联两句展现了江村夏天什么样的画面?颈联两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趣? (2)本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色? 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瑟瑟:一种碧玉。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18.诗的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江水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错  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 注 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注:跫(qiónɡ)音:脚步声。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7~29 小题。第 27 题 这首诗的层次及各层的含义是什么?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出自哪首诗? 这首诗的颈联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各题。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乌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文字。 汉 江 临 眺王 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1~23 小题。第 21 题 分析这首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为一体的特色。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br/>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br/>(1)这首诗的层次及各层的含义是什么 <br/>(2)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br/>(3)这首诗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br/>(4)找出诗中的典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雨雪曲 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各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乌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这首诗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3)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 基层清基处理完成后应()。 下面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