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患者女性,35岁,因“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来诊。患者9个月前接受了尸体肾移植。在移植后的第3个月发生一次对激素抵抗的急性排斥反应。血糖和血压控制不佳,且存在高脂血症。实验室检查:血肌酐2.3mg/dl。影像学检查:双能X线扫描示骨质疏松。治疗方案:环孢素100mg,每日2次;霉酚酸酯1g,每日2次;泼尼松10mg,每日1次。此外使用了β-羟基-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关于患者下一步激素治疗方案,叙述错误的是()

A. 患者可尝试停用激素
B. 患者曾经出现过急性排斥反应是患者停用激素的危险因素
C. 激素应逐渐减量停用
D. 停用激素不会导致急性排斥反应
E. 减量或停用激素应注意监测是否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21****7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719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21****7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719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 患者男性,42岁。因肾衰竭住院,需进行肾移植。移植前需进行何种检查以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患者女性,35岁,因“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来诊。患者9个月前接受了尸体肾移植。在移植后的第3个月发生一次对激素抵抗的急性排斥反应。血糖和血压控制不佳,且存在高脂血症。实验室检查:血肌酐2.3mg/dl。影像学检查:双能X线扫描示骨质疏松。治疗方案:环孢素100mg,每日2次;霉酚酸酯1g,每日2次;泼尼松10mg,每日1次。此外使用了β-羟基-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关于患者下一步激素治疗方案,叙述错误的是() 肾移植术后患者超急性排斥反应一般发生于术后 患者女性,35岁,因“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来诊。患者9个月前接受了尸体肾移植。在移植后的第3个月发生一次对激素抵抗的急性排斥反应。血糖和血压控制不佳,且存在高脂血症。实验室检查:血肌酐2.3mg/dl。影像学检查:双能X线扫描示骨质疏松。治疗方案:环孢素100mg,每日2次;霉酚酸酯1g,每日2次;泼尼松10mg,每日1次。此外使用了β-羟基-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长期使用激素不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为() 肾移植后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 患者男性,35岁,因“肾移植手术后1个月出现体温升高”就诊。实验室检查:肾功能降低,少尿,尿中白细胞增多。患者出现的排斥反应是() 患者男,52岁因肾衰竭入院,需做肾移植手术。为了避免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应作的检查是(  )。 血浆置换不能用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患者女,42岁。不明原因的中末期肾病,一年前行肾移植手术,移植后第2个月出现一次急性排斥反应。如果患者是Ⅰ型超敏反应,有利于患者诊断的实验检查是(  )。 简述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原则? 简述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原则 女性,45岁,行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移植后 某肾移植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其双肾可出现如图所示的改变,关于肾急性排斥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患者,男,47岁。因尿毒症晚期行肾移植。免疫监测术后排斥反应的项目不包括(  )。 患者男,47岁。因尿毒症晚期行肾移植。免疫监测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的项目不包括(  )。 肾移植后出现排斥反应的患者,尿液中出现大量的白细胞为 对肾移植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进行冲击疗法时,护理上的措施有() 患者,男,28岁,患尿毒症晚期,拟接受肾移植手术。介导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物质是 患者女,42岁。不明原因的中末期肾病,一年前行肾移植手术,移植后第2个月出现一次急性排斥反应。同种异体间的移植由组织抗原(HLA)引起受体T细胞识别异体器官而引起的排斥反应,属于(  )。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