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段对文人“感物”过程的描述出自()
单选题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段对文人“感物”过程的描述出自()
A. 陆机《文赋》
B. 曹丕《典论·论文》
C. 钟嵘《诗品》
D.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51****3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05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51****3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06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热门试题
物其地图而授之。
"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是指()
大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在“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中,“锡之”之义为()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是“万物”之()。
(21)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22)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爲之泣,( ),亦哀之矣。(23)雖有佳肴,(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24)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 )。(25)數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26)孰知其極?其無正?( )。人之迷,其日固久。
语译题:所谓河海一流,泰山一壤,盖亦欲共掖其高深耳。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其於物也,与之为娱矣;其於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己焉;故或不言而飮人以和,与人並立而使人化。”出自()。
南山经云:“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
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矣。
《孙子算经》中“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a ,五五数之剩b,七七数之剩c,问物几何?”这一问题,无法用类比法解决。()
"阴阳互藏其宅,故伤其阳即及其阴,伤其阴亦及其阳"是指()
环烷基原油,其蒸馏之残剩物多为()。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与《氓》原文一致。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翻译: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一阴一阳之谓道”.“凡物必有合„„有合各有阴阳”.“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上述观点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天地之气,……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禄亦长。”天地是指()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