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 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83****8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232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83****8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232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刘禹锡《竹枝词》的文学体裁是() 写出《竹枝词》(唐·刘禹锡)原文及其释义 简述刘禹锡竹枝词的艺术风格。 写出《竹枝词》(唐·刘禹锡)原文及其释义 下面哪项不是刘禹锡《竹枝词》的主要题材() 简析刘禹锡竹枝词的艺术风格。 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刘禹锡《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下句() 刘禹锡《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下句() 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什么()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清朝乾隆年间一共有7座皇家藏书楼。() 贵州第一首茶词《阮郎归》是由文学;书法北宋四家之一的()所作。 单弦牌子曲是清乾隆,嘉庆年间在北京的满族子弟中流行的说唱艺术,唱时用弦子和()伴奏的演唱形式。 近代竹枝词反映了历史的变迁。“陆家宅辟轧花场,土法泽机迭改良。人力终输蒸汽力,天然淘汰慨乡庄”。该竹枝词记载的史实最早应出现于() 《竹枝词》中的吃茶是中国民俗()的习惯用语 杨维桢号铁崖,他的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被称为“()”或“铁体”。 乾隆、嘉庆年间,戏剧舞台上出现“花、雅”争胜局面,其中“花”是指()。 《上海县竹枝词》记录了近代上海的很多新风尚和新事物。“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首竹枝词反映了() 《暗香》是一首()词。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