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对“诚”的正确理解是()

A. 不自己欺骗自己
B. 不做不该做的事情
C. 不自己欺骗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情
D. 讲信誉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75****3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331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75****3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331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这句话出自() 《春秋》指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这句话出自哪里?()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诚和信表达的不自欺,是内心和外部行为合一的道德修养境界() 诚和信表达的不自欺,是内心和外部行为合一的道德修养境界() “诚者,天之道也。”这里的“诚”的意思解释正确的是( ) ()中说:“诚者,自诚也。”“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天之道矣;诚之者,人之道矣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出自哪部典籍?() 《二程集·论学篇》中说:“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以下各项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出自哪里?() 在“又若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者,诚接物之要道,其於医也亦不可,谓人己气血之难符”中,“谓”之义为() 在"又若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者,诚接物之要道,其於医也亦不可,谓人己气血之难符"中,"谓"之义为( ) 古语说:“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下列说法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出自何处?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