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庄子·外篇·秋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溱(hao)梁之上。庄子曰:“儵(shu)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

A.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99****9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804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99****9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804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材料中() 《庄子·秋水》中的论述主要体现了一个实物的发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 下面哪个成语与《庄子·秋水》无关? 惠子认为庄子的主张大而无用() 惠子认为庄子的主张大而无用() 《庄子》一书中包括了大量的故事() 下列成语与《庄子·秋水》有关的是:()。 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句中,后一个“于”的词性是(),其语法作用是()。 《庄子》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认为是庄子的弟子和后学记述庄子言行的著作。() “庄周梦蝶”是庄子借故事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 “庄子却聘”的故事出自《庄子》一书的()。 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句中,后一个“于”的词性是(),其语法作用是()。 《庄子》由郭象改为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七篇是庄子所写。() 《庄子·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 出自《庄子 秋水》的成语有() 《秋水》是《庄子》内七篇中的一篇,当为庄子本人所做。 《秋水》是《庄子》内七篇中的一篇,当为庄子本人所做() 《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此书共三十三篇。() 《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其篇目依次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