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常用于解释酶与底物结合的主要机理的是(  )。

A. 诱导契合模型
B. 米门氏学说
C. 中间反应学说
D. 最佳反应条件学说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51****8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444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51****8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444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属于 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结合位点同底物与酶的结合位点相同() 解释常见酶的催化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理论是 一般情况下,酶与底物结合时的△G() 底物分子上引进一个集团以后,导致酶与该底物结合能增加,此时酶反应速度增大,原因是() 与底物结构类似的抑制剂可与底物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使酶促反应速度下降,这种作用称为() 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最常用的酶是(),其常用底物为()。 某些调节酶的V---S的S形曲线表明,酶与少量底物的结合增加了酶对后续底物的亲和力。 碱性磷酸酶常用的底物是()。 下列符合酶-底物结合诱导契合假说的是 易影响酶结合可电离底物的因素是 某些调节酶的V-[S]的S形曲线表明,酶与少量底物的结合增加了酶对后续底物分子的亲和力() 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并使之转化为产物的特定区域是酶的活性中心 竞争性抑制剂和酶的结合位点,同底物与酶的结合位点相同。 碱性磷酸酶(AP)常用的底物是 酶联免疫常用到的底物有()。 酶与底物的关系是() Km是酶的特征常数,与酶的底物、底物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无关() 酶只有与底物结合后才能与抑制剂结合称为反竞争性抑制() 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靠共价键结合,以提高催化效率()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