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阅读《浪之歌》教学实录(片段),完成下列题。
第二环节:个性阅读
(一)自主阅读
师:老师先示范一下。老师读“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一句。请同学们认真听。
师:老师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海岸”和“情人”上,因为老师在读的时候仿佛置身海边,把自己当作海浪,向海岸倾诉衷肠,所以语气是委婉的,感情是深沉的。好,同学们按照我们总结的阅读方法和老师刚才的示范.朗读课文。用圆心实点标出重音,并在课文的边上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
师:好。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咱们现在进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一个同学读,其他人进行点评。点评的依据就是那三个阅读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阅读交流,教师巡视参与。
第三环节:展示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同学们把课文读通了。现在请大家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哪位同学先来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这个句子前后半句形式相近,后比前多一个“却”字,前面一句是甜蜜蜜的,令人向往的;而后半句却稍显低沉。一个“却”字是全句的转折,“相离相分”突出了作者哀的感情。另外,“相亲相近”与“相离相分”二词做前后半句的末笔,既押韵、上口,又十分贴切。好处,怎一个妙字了得伤处,怎一个痛字了得
(生发出一阵惊叹。有人在小声称赞:才子呀!)
师:分析得很全面!既注意到了内容方面的前后比较,又读出了散文诗押韵的特点,同时还很投入,用反问句将我引入这种境界!对这一句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喜欢的句子也是“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这句话写出了海浪和海岸若即若离的关系,正如老师曾讲的一句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生:这两句诗出自哪里呀
师:这是柳永的词作《蝶恋花》中的名句。课下我会把这首词打印出来,贴在班里。这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从内容上进行理解。好,继续。
生:我读的一句是“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这句话中,“里”和“体”押韵,读起来比较顺口。“碧海丹霞”使人感到广阔,心情舒畅:“银白的浪花”让人感到纯净、清新,“金沙铺就的海岸”又让人感到温馨和谐,令人向往。
师:抓住了关键的词语进行联想和想象,体会出关键词语所创造出的意境。
生:“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押韵,富有关感,既有散文诗的条理也不失感情色彩,形象地写出了海浪起伏的景象。
生:“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清晨”与“傍晚”,两个“于是”,前后呼应,十分押韵,增强了语势,表达了浪与海紧密相连的关系。
师:读得还应该更有感情。有些重点词要读得更重些。试一试
(生再读。突出了“海誓山盟”“紧紧搂抱”“歌吟”“亲吻”,有些同学善意地笑了)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发言,老师都觉得你们已经学会从散文诗本身的特点去感受语言。但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去表情达意、抒发感情的。我们在品味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感受出语言背后的东西。好,继续。
生:“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海浪与海岸嬉戏着,但海岸不理“我”。“我”依旧要重复,这些都说明了“我”的执着:为了爱情而百死不悔,即使无法相拥相抱,也在坚持。
最后“终身的工作”也体现了另外一种语气,一辈子无法自拔。
问题:
(1)请结合新课改理念,试评析该教学片段中的两处优点。
(2)请结合本课教学,给该教师提出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53****1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687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53****1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687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什么是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有哪些误区? 临沂市小学英语教学策略读写课的第三环节是阅读中活动() 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实录()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环境问题的有 ( ) 第二环境问题可分为() 例二环节为新增知识点内容,可见不能交互,需要老师使用画笔进行书写() 阅读下列代码片段 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是指() 阅读下面的习作教学设计提纲(节选),请根据教学目标,请将教学过程的第四环节补充完整。我做了一次小实验【教学目标】(1)能借助课前实验及欲学材料,梳理出写小实验的的基本要求。(2)能在真实场景下实验操作,运用已学关键语句写清试验过程。(3)典型引路,面向全体,运用多种方式修改习作。【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回顾实验,借鉴材料,梳理架构。第二环节:现场实验,知道观察,积累素材。第三环节:借助课文,激活素材。(1)联系已学课文,复习关键词句。(2)借助观察图表,口述实验过程。(3)运用关键语句,完成习作初稿。第四环节:对照要求,讲究方法,指导修改。(1)_______(2)_______(3)_______第五环节:修改完善,誊清较高,提交老师。 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是指海洋。() ( 26 )阅读下列程序片段 何为一环系二环系。 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是( )。 二环系 阅读《竹影》教学实录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下文。完成 69~72 题。 阅读下文。完成 73~76 题。 阅读下文。完成 88~91 题。 阅读下文。完成 92~95 题。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第 33 题 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