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节第1课时内容.要求学生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提供的教具是:①根尖结构模型;②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幼苗;③萝卜决(或土豆块);④外界溶液浓度影响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挂图;⑤细胞吸水和失水的Flash动画。
要求:(1)设计使用上述直观教具的教学流程。(20分)
(2)设计“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方案。(10分)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31****8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827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31****8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827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概念部分的教学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 下列细胞结构特点中,与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速度”的内容标准为: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运动的描述。问题:(1)简述速度的定义。(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速度”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关于“速度”的内容标准为: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运动的描述。问题:(1)简述速度的定义。(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速度”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在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将复原后的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植物细胞也不会再吸水了;可当把因失水皱缩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时,红细胞复原后会因继续吸水而涨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的() 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四个实验中,它们的共同点是() 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形态与分布,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四个实验中,它们的共同点是() 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是()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速度”的内容标准为: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运动的描述。问题:(1)简述速度的定义。(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速度”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材料:材料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在盛有黄瓜条的盘里加盐发现水增多了,再过一段时间黄瓜条变软了,集市卖菜的人洒水能保鲜蔬菜;萎蔫的黄瓜泡在清水里会变得硬挺,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等现象。这些现象都与植物的吸水和失水有关。在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是吸水的主要部位。材料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工作单一、提出问题:植物细胞什么情况下会吸水?什么情况下会失水?二、做出假设: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则吸水。三、制订计划(一)实验准备:(二)方法步骤:1.取大小相同、生长状况相同的6根萝卜条,分成两组分别放入盛有浓度为20%的盐水以及清水的培养皿中。2.观察和分析。量:揭开上面的培养皿(防止水分蒸发),用镊子取出萝卜条,再用尺子测量每根萝卜条的长度,将数据填入表中,并与浸入溶液之前的长度进行比较。捏:用手捏一捏萝卜条,观察萝卜条发生的变化。比:取出萝卜条,将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比较盐水和清水体积的变化。四、实施计划五、实验结果: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实验结论: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浓度时,植物吸水。要求:(1)填写上述工作单中“实验准备”“实验结果”的部分内容。(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熔化和凝固,,的内容标准为: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 (1)简述熔化和凝固的概念。(4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熔化和凝固,,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24分)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而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个。( )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 ),而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个( )。 ()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如果要准确完成教学目标,就要突出教学的()。 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有() 植物细胞吸水的方式有()   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是()。 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称为( )。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