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里的“大同”指的是一种( )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67****4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482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67****4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483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br/>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br/>(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画横线的含义。<br/>矜:<br/>独:<br/>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仲尼之叹,盖叹鲁也。(2)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6)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7)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二)阅读《礼记》的《礼运》篇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1.“大同”对待财力的态度是什么?带来的结果又是什么?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大同”是指什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哪部著作?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哪部著作?()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中庸》()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意为“大道施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有的”。()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出自哪一部文献? 大道之行、天下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出自 大道之行也,(      ) “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这段言论应出自于战国时期的() “仁眇(miào)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这段言论应出自于战国时期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早在《礼记,礼运》中,孔子就这样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病者,皆有所养。”这主要体现了国家的()目标 对“大同世界”的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中国周代哪部著作: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