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 )

A. 鼓励生育
B. 发展教育
C. 军事扩张
D. 实行仁政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40****6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481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40****6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481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竭力倡导的治国方略是()。 《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所提出的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有 《寡人之于国也》巾,孟子认为形成“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主要措施是()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主要措施是 《孟子?梁惠王》中“寡人之于国也”一段,孟子认为王道的起始在于() 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句中,最能体现其文主旨的是( ) 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句中,最能体现其文主旨的是()。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是()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拿兵器杀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是为了()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 《寡人之于国也》围绕“()”和如何使“()”的问题展开论述。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岁: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于:焉:凶:加:(2)这段文字在全文论证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梁惠王自认为“尽心”,为何却“民不加多” 《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旨意是 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的“寡人”是指 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寡人之于国也》贯穿全文的论题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