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唐太宗贞观四年曾讲:“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谷不登,恐由朕不躬亲所致也,故就别院种三数亩禾,时自锄其稊莠。”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 中国古代统治者的重农思想
B. 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问题
C. 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民本思想
D. 古代农业歉收是因为统治者不亲自耕作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19****2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727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19****2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727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此,唐太宗() 材料一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成熟),则兆庶(众百姓)非国家所有。材料二朝廷在故都(宋代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常熟,天下足。——摘自《陆游集》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回答,简要归纳发展农业生产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贞观时期唐太宗任用的主要武将是() 贞观时期唐太宗任用的主要文官是( ) 贞观时期唐太宗任用的主要武将是() 阎立本的(),是描绘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 简述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评价。 玄奘是唐代僧人,于唐太宗贞观元年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历时17年,在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将原苍梧改名梧州,梧州由此始称。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于贞观元年,又将全国划分为()道。 ()把生死簿里,唐太宗的死期从“贞观一十三年”改成“贞观三十三年”。 唐太宗时,命长孙元忌、()等人修定《武德律》。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李世民将亲女()公主下嫁吐蕃松赞干布,通过这次和亲,使其时中原的许多文化习俗、茶和饮茶习俗传去西藏。 贞观十五年______ ,唐太宗册封一名宗室之女为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______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向监修国史的宰相房玄龄索要国史查看,“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由此可见,当时()   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材料反映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 唐太宗时期所作《破阵乐》曾融入了( )。 藏富于官是唐太宗以德治国的体现。() 藏富于官是唐太宗以德治国的体现() 阎立本的()图,描绘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和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