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11月16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租用小区门面房作为活动场所,希望协助大龄自闭症患者锻炼日常生活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最基本要求。社区居民得知消息后,担心自闭症患者在小区附近出入,会给居民尤其是儿童带来安全隐患,因而不愿意让该机构进驻。面对这种情况,该机构应该采取的策略是()。
</p><ul><li>A:建立社区紧急支援网络系统</li><li>B:开展社区倡导并强调社区责任</li><li>C: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机构志愿服务</li><li>D:承诺对服务对象进行封闭式管理</li></ul><p>答 案:B</p><p>解 析:考查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及该模式中社工的倡议者角色。社区照顾改变了过去完全靠政府提供资源和服务的方法,转而由政府、营利机构、志愿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共同分担照顾责任。在这一模式中<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充当众多角色,其中倡议者角色为较为特殊的服务对象倡议和争取合适的服务。</p><p>2、以下几个选项中不属于朋辈群体的是( )。</p><ul><li>A:某大学动物保护协会</li><li>B:某大学一个科研小组</li><li>C:某社区一个老年棋社</li><li>D:某高中一个黑社会团体</li></ul><p>答 案:B</p><p>解 析:朋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B选项不属于朋辈群体。本题考查的是对朋辈群体概念的理解。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朋辈团体含义的理解,要了解朋辈团体的特点。</p><p>3、社会工作者老康为中年丧偶妇女群体开展心理疏导,一段时间后,老康希望借助实验研究的方法来检验服务效果,她最适宜选择的实验设计是( )。</p><ul><li>A:单后测控制组设计</li><li>B:索罗门四组设计</li><li>C:前后测控制组设计</li><li>D:简单时间序列设计</li></ul><p>答 案:D</p><p>解 析:A,单后测控制组设计认为,随机分配过程已消除了实验组和控制组最初的重要差异,从而后测所得的两组间差异反映了自变量影响。B,索罗门四组设计整合了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和单后测控制组设计。用随机方式把对象分四组,控制组和实验组各两组。对一个控制组和一个实验组进行前测和后测,另一个实验组和控制组仅实行后测。C,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就是首先把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测量两组在某指标上的水平,再对实验组进行某种干预,此后对两组再测。D,简单时间序列设计不要求有控制组或对照组。首先,在多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干预,再在多个时点测量自变量的数值。如果干预前的因变量水平稳定,干预后水平变化且变化程度持续提高,就可以认为干预达到一定效果。</p><p>4、社区社会工作者小杨针对“宠物狗随地大小便”问题召开社区居民会议,引导居民对该问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进行讨论。从社区分析的角度看,小杨的做法属于()
</p><ul><li>A:探寻问题起源</li><li>B:界定问题</li><li>C:明确问题范围</li><li>D:描述问题</li></ul><p>答 案:C</p><p>解 析:考查社区问题分析。明确问题的范围是指,分析社区问题时还需要弄清楚问题的范围,以判断问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p><p>5、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动员社区高中生和大学生组成“同心协力”暑期志愿服务队,通过“一对一”结对方式,帮助社区贫困家庭中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项目结束后,该机构对项目进行了总结评估。下列内容中,属于成果评估的是()
</p><ul><li>A:志愿者资源配置合理度</li><li>B:工作进度安排</li><li>C:困难儿童改变程度</li><li>D:资金投入产出效益</li></ul><p>答 案:C</p><p>解 析:考查成果评估。成果评估,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有关工作是否能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以及变化的程度如何,也有助于确定工作成功和失败的原因。。AB项属于过程评估;D项属于效益评估。</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社会工作者小周正在撰写一个旨在为特殊困难家庭提供社区支援服务的项目书,准备向政府申请资助。该项目书中必须说明的内容有( )。</p><ul><li>A:介绍小周个人提供相关服务的经验</li><li>B:列出项目预算明细,并说明测算标准</li><li>C:明确项目开展的服务目标、内容和形式</li><li>D:分析本社区特殊困难家庭的特征和需求</li><li>E:描述国外特殊困难家庭社区支援服务的发展现状</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本题考察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法。机构要想从政府、基金会获得经费支持。在项目申请书中要说明以下内容向政府或基金会申请这笔经费支持的意义,或申请这笔经费(有时是实物)要做什么,其用途要符合社会福利或社会公益目标,符合政府或基金会的资助目标;说明资助的重要性,即这笔资金对于项目对象的必要性;说明资助额及申请这一数量资助的原因,需要列出较细致的项目预算;要说明怎样使用这笔资助,即怎样将这笔资助运用于机构的服务;要说明使用这笔资助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要说明使用这笔资助的社会交代的方法,即如何向资助者报告资助项目的结果。服务项目不同、资助方不同,项目申请书的写法也略有不同,但上述几个方面是必须要说清楚的。</p><p>2、张同学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他经常逃课沉迷于网络游戏。由于网络游戏内容较为暴力,张同学深受影响,他经常在学校打架斗殴,上个月因为打架把另一同学打成植物人,被关入少管所。张同学面临哪些问题( )。</p><ul><li>A:攻击行为</li><li>B:家庭暴力</li><li>C:网络成瘾</li><li>D:校园意外伤害</li><li>E:青少年犯罪</li></ul><p>答 案:CE</p><p>解 析:此题暂无</p><p>3、社会工作者小刘曾开设老年人防诈骗小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近,小刘到另一社区举办同类主题的小组,因不同社区的居民存在差异,小刘在设计小组活动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p><ul><li>A:组员的文化背景</li><li>B:组员的能力</li><li>C:组员的家庭成员人数</li><li>D: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li><li>E:组员的生理、情绪和认知状况</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分析每一名组员的生理、心理、情绪、教育程度等个体性特征,认识和把握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及文化背景,了解其以往的成长经历及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p><p>4、小明,18岁,父亲是一个长途卡车司机,母亲是某商店售货员,对小明管教较少。小明小学阶段成绩较好,毕业后升入一个寄宿中学。由于他认识了一伙爱玩网络游戏的朋友,加之自律性比较差,整日沉迷于网络,经常逃学,成绩也一落千丈,常受老师的批评,最终不得不退学回家,现整天在社区和街头游荡。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小明的成长过程中, ( )因素导致了现存问题。</p><ul><li>A:家庭管理</li><li>B:学校教育</li><li>C:朋辈群体</li><li>D:社区邻里</li><li>E:街头报摊</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教养模式。案例中小明的家庭所形成的家庭教养模式为放任型,在这种家庭教养模式下,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此外,小明的朋辈群体及其学校教育都对其生活和性格产生了重要影响。</p><p>5、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发展,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需强调和贯彻:( )。</p><ul><li>A:致力于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li><li>B:致力于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li><li>C:致力于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li><li>D:致力于提升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li><li>E:致力于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致力于提升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不属于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至终都要强调和贯彻的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小组工作中社会目标模式的实施原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