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实务(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3月14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小丽从家乡进城打工之后,一直担心遇见坏人,害怕被骗被抢,不敢和其他人交往。<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小王发现不少外出打工的女孩子都有类似的情况,于是策划开办打工妹互助小组帮助她们。小王的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p><ul><li>A:履行好自己作为小组长的角色</li><li>B:小组地点选择在方便打工妹参加的地方</li><li>C:开办小组的时间由打工妹自己讨论决定</li><li>D:协助打工妹在小组中分享与他人相处的经验</li></ul><p>答 案:A</p><p>解 析:协助类似小丽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时,需注意以下三点:(1)建立小组要兼顾妇女的两种需求。(2)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场地一定要根据妇女的情况而定。(3)社会工作者和妇女的平等关系。社会工作者要警惕自己在小组中的身份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平等,将自己的心放到小组中去,而不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冷静的、领导小组活动的专家。故A错误。</p><p>2、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秦在服务中发现,晓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与同学老师的关系较为疏远,他认为别人都看不起自己,内心越来越自卑。针对晓涛的问题,小秦试图以”转换想法”的技巧,帮助晓涛学习以正面想法面对负面感受。小秦首先应引导晓涛( )。</p><ul><li>A:对非理性想法进行驳斥</li><li>B:分辨和判断是否有非理性想法</li><li>C:接纳自己的非理性想法</li><li>D: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重建合理想法</li></ul><p>答 案:B</p><p>3、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拟在杨村开展精准扶贫项目。该机构社会工作者在项目计划中详细列出了服务的目的及目标.关注的问题和对象。按照服务计划构成的要求该项目计划的内容还应包括()。
</p><ul><li>A:服务要使用的方法</li><li>B:服务要改变的人</li><li>C:服务要影响的政策</li><li>D:服务要改变的系统</li></ul><p>答 案:A</p><p>解 析:服务计划由以下几部分内容构成:(一)目的及目标;(二)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故选A。</p><p>4、芳华社区的六位残疾人希望通过自主创业打破人们的成见,实现自身价值,社会工作者大李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邀请烘焙师向他们传授面包烘烤的技术,并协助他们办理了营业执照。经过近一年的筹备,“芳华面包坊”正式开业。大李的上述工作属于残疾人康复服务中的()。
</p><ul><li>A:教育康复</li><li>B:职业康复</li><li>C:社区康复</li><li>D:社会康复</li></ul><p>答 案:B</p><p>解 析:A项,残疾人教育康复在国内的定义中是指狭义上的残疾人特殊教育,并非是国际上流行的残疾人的"全纳教育"。教育康复是针对在社区或机构中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的青少年以及部分成年人,其重点是从出生到学龄前的残疾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的早期干预,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后的与职业康复和就业安置等相关的教育工作。B项,职业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稳定且合理地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主要是提供职业服务,如职业咨询、职业评估、职业指导、职业训练和有选择的安置工作。如果说教育康复重点是提升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能力和素质,那么职业康复重点就是实现残疾人助人自助和奉献社会的价值。C项,社区康复就是依托于城乡社区,充分利用各种社区资源(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残疾人及其家庭等),在医疗、职业、教育和社会等康复领域为残疾人提供方便、经济、有效和可行的"全面康复"服务,促进残疾人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重塑自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并建立"亲和性"高的残疾人社区文化。D项,社会康复的理念是帮助残疾人全面康复,实现回归社会生活的主流。</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因不满父亲的管教方式,15岁的小强与父亲发生争吵后,与几位同学一起离家出走。母亲很着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找到小强,询问其离家出走的原因,小强说:“我就不想回家,看见他我就生气!”社会工作者计划提供服务,以改善小强与父亲的关系。
下列活动中,从个人层面介入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包括()。</p><ul><li>A:帮助小强调整非理性情绪</li><li>B:指导小强改善与父亲的沟通技巧</li><li>C:为小强和同伴开设成长小组</li><li>D:协助小强父亲改善家庭教育方式</li><li>E:学校加强对小强及同伴的教育</li></ul><p>答 案:ABD</p><p>解 析:第一,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是针对个人或家庭层面的面谈辅导服务;第二,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个案服务时,必须对青少年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作出专业判断;第三,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在个案服务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个案服务计划的基本指引和理论基础;等。</p><p>2、( )是人生老年期的特点。</p><ul><li>A:信任对不信任的冲突</li><li>B:结晶智力退化</li><li>C:关怀下一代</li><li>D:渐渐退出社会角色</li><li>E:生理老化</li></ul><p>答 案:DE</p><p>3、两年前,张先生离婚后与儿子一起生活,他心灰意冷,多次拒绝朋友为其介绍女友,忙于生意的他很少有时间与上初二的儿子在一起,父子俩偶尔在一起时,他总是教训儿子,儿子却不买账。为帮助张先生重树自信,改善与儿子的关系,社会工作者对张先生进行了辅导。在结案会谈中,张先生表达了对能否处理好与儿子的关系以及重建新生活的担忧,社会工作者回应道:“两个月来您一直在努力,而且已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我真为您高兴。儿子现在开始愿意与您交流了,交往的新女友与您儿子的关系也不错。继续坚持下去,相信您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时,您还可以来找我。”社会工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p><ul><li>A:通过指明和强调张先生的进步来增强其自信</li><li>B:通过指明和强调张先生仍存在的问题来督促他改变</li><li>C:鼓励张先生保持在助人过程中取得的进步</li><li>D:鼓励张先生保持与女友的关系</li><li>E:鼓励张先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li></ul><p>答 案:ACE</p><p>解 析:结案时需要巩固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确保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能够巩固下来,并用于日常生活中。社会工作者要通过指明和强调服务对象自己取得的成绩来努力增进他们的自信,社会工作者应鼓励服务对象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肯定他们有能力这样做。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结案阶段巩固已有改变需要的方法,考生需要掌握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p><p>4、家庭生活教育属于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活动,它可以( )。</p><ul><li>A:提高困难家庭应对生活困境的能力</li><li>B: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协调</li><li>C: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li><li>D: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li><li>E:增强家庭的社会功能</li></ul><p>答 案:BDE</p><p>解 析:家庭生活教育是一种通过讲座、宣传、知识竞赛和娱乐活动等方式增进家庭成员的生活常识,改善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的服务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协调,增强家庭的社会功能,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家庭生活教育的功能。</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如何进行选举?</p><p>答 案: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应就所缺空额组织另行选举。其得票数达到选票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可当选。</p><p>2、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社区委员会成员时,可否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几名监票人? </p><p>答 案:可以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三名以上监票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