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实务(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3月07日

聚题库
03/07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关于社会工作服务目标叙述正确的一项是()</p><ul><li>A:目标是指服务总体要达到的结果,是工作的大方向,是可以测量的</li><li>B:目标是对服务对象要达到的境界的整体描述</li><li>C:目标是现实可行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工作指标,并且是可以测量的</li><li>D:目标是由实现一个个目的而最终达到的状态</li></ul><p>答 案:C</p><p>解 析:目标和目的区分。 “目的”是指服务总体上要达到的结果,是工作的大方向,通常 是不可测量的。</p><p>2、 小丽今年18岁,生活在单亲家庭,她不喜欢母亲整日唠唠叨叨,事无巨细什么都管,特别反感母亲经常偷看她的手机和上网聊天的记录。母女俩常常因此而争吵,有时候陷入冷战。小丽的母亲很无奈,求助<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社会工作者在与小丽面谈中,引导小丽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母亲对她的管束行为,慢慢地使小丽意识到母亲的爱,改变了小丽以往消极对抗的态度。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专业技巧是() </p><ul><li>A:聚焦</li><li>B:类比</li><li>C:普遍化</li><li>D:再标签</li></ul><p>答 案:D</p><p>3、社工小肖,为了更好地服务特困人员,决定建立特困人员的健康档案,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对所患疾病实时监控、动态管理,定时进行康复和救治;需要到当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还要及时联系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部门,协调解决治疗费用问题。小肖的做法属于为特困供养人员(  )。</p><ul><li>A:提供基本生活条件</li><li>B:提供日常生活照料</li><li>C:提供疾病治疗服务</li><li>D:办理丧葬事宜</li></ul><p>答 案:C</p><p>解 析:社会工作者应当建立特困人员的健康档案,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所患疾病实时监控、动态管理,定时进行康复和救治。联系社区医院或者专门机构为特困人员定期体检。一般性的体检以及小的疾病,可以通过设立在供养机构的医务室给予治疗;需要到当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还要及时联系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部门,协调解决治疗费用问题,这些都属于社会工作者提供的疾病治疗服务。</p><p>4、春季是流感盛行的季节,每到这时候社会工作者会在社区进行相关的卫生宣传,以及疾病的预防和监控。社会工作者提供的这些服务属于(  )。</p><ul><li>A:社区社会工作服务</li><li>B:医院社会工作服务</li><li>C: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服务</li><li>D: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服务</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刚上小学的小强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课上不是玩玩具,就是与同桌大声说话,受到老师的批评,小强的父母担心小强的学业,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了解了小强的行为表现后,制定了行为矫正的服务方案。为实施该方案,需要建立基线,小王的下列做法中,属于建立基线的有( )</p><ul><li>A:明确小强行为改变的目标</li><li>B:选择测量小强行为改变的工具</li><li>C:记录小强目前违反课堂纪律的次数</li><li>D:测量介入后小强违反课堂纪律的次数</li><li>E:比较介入前后小强违反课堂纪律的次数</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建立基线的方法有3种一是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的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二是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或量表。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故本题选ABC。</p><p>2、小红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父母离婚后,她与生活拮据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缺乏家庭的教育和指导,小红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与同学很少交往,只有一位好伙伴经常一起上学。学校老师很关心小红的成长,时常给小红补习功课。针对小红的情况,依据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者可以介入的微观系统有( )。</p><ul><li>A:小红个人</li><li>B:小红的家庭</li><li>C:小红的同伴</li><li>D:小红的学校</li><li>E:小红的社区</li></ul><p>答 案:BD</p><p>解 析:微观系统是指个人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它对个人的影响最直接、最频繁,构成个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A.C项不符合,E项社区属于外部系统,故为BD。</p><p>3、小明今年9岁,写字常漏笔画,笔顺又经常出错,左右颠倒,学业成绩不佳。应家长要求,社会工作者安排他入读社区中心的课外辅导班。有一天,辅导班的李老师向社会工作者提出将小明调离辅导班的要求,原因是小明上课不专心,经常不交作业,还常在课堂上睡觉。社会工作者此时适当的做法是(  )。</p><ul><li>A:与小明家长联络,请家长留意小明的学习情况</li><li>B:为小明配备电脑作为他学习的辅助工具</li><li>C:向李老师建议设立奖赏制度</li><li>D:将小明调离辅导班并安排个人辅导</li><li>E:了解小明阅读和书写困难的原因</li></ul><p>答 案:ACE</p><p>解 析:在此案例中,针对辅导老师提出的小明的学习情况,社会工作者应该首先需要了解小明产生各种偏差行为的原因,然后需要对此原因进行干预,这就要求一方面应该与小明的父母沟通,建立家庭的支持网络;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制度促进和激发小明的学习。故选ACE。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通过为儿童提供保护性服务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此时需要考虑到服务对象的需求。</p><p>4、下列关于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中,表述错误的是( )。</p><ul><li>A:要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li><li>B:个别化与类型化并举</li><li>C: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li><li>D: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li><li>E: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li></ul><p>答 案:BE</p><p>解 析: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包括: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个别化;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社区委员会成员时,可否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几名监票人? </p><p>答 案:可以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三名以上监票人。</p><p>2、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需要哪些证件?</p><p>答 案:(1)户籍证明城镇非农业户籍证明。(2)职工单位证明退休人员由社保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其他从业人员由所在单位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3)残疾证明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及复印件。(4)劳动能力认定证明因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经有关部门进行劳动能力认定、鉴定。(5)退休证明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明。(6)离婚证明离婚人员提供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7)赡养关系证明有子女的老年人应提供子女的收人证明。(8)失业证明领取失业救济金人员应提供领取失业救济证明。(9)下岗证明下岗人员应提供劳动部门颁发的《沈阳市下岗职工就业优惠证》或半年以上不在岗工作的证明。(10)"三无"人员的定期救济审批手续。(11)18周岁以上在校学生学籍证明。(12)申请就业情况证明由街道或区劳动保障部门签署意见的《申请低保人员就业认定表》等相关材料。(13)迁移证明动迁户提供有关迁移材料。</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