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9月03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孔子曾说:“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认知的成熟,是老年人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然而在进入老年期后,随着个体各项生理功能的退化,也表现出了衰退的一面,以下几个选项中,对于老年阶段心理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p><ul><li>A:在老年期,所有的智力因素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li><li>B:在老年期,思维的速度、灵活程度等衰退得较慢</li><li>C:在老年期,与知识、文化、经济相联系的思维因素衰退得较慢</li><li>D:在老年期,无法进行创造性思维</li></ul><p>答 案:C</p><p>解 析:进入老年期后,老年人的认知既表现出成熟和稳定的一面,也表现出衰退的一面。老年期的思维呈衰退趋势,但又有较大的平衡性,思维的速度、灵活程度等衰退得较快,与知识、文化、经济相联系的思维因素则衰退较慢,老年期还仍有创造性思维。老年人智力衰退是事实,但并不是所有的智力因素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到70-80岁以后才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C选项正确。【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老年阶段的心理发展。老年阶段是人生的衰退期,要理解其心理发展的特点。</p><p>2、在社区中,当大部分居民感觉到某些需要与期望不能满足,并把它们说出来时,那便是居民的()。这种需要可能是主观的感受,也可能是基于客观事实而体会出的感受。</p><ul><li>A:表达性需要</li><li>B:感觉性需要</li><li>C:比较性需要</li><li>D:规范性需求</li></ul><p>答 案:B</p><p>解 析:感觉性需要即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时,其反应就是感觉性需要。这是假定从个人受访的自我陈述中,可以反映出个人期望的需求和想要的服务。在社区中,当大部分居民感觉到某些需要与期望不能满足,并把它们说出来时,那便是居民的感觉性需要。这种需要可能是主观的感受,也可能是基于客观事实而体会出的感受。但无论怎样,感觉性需要的表达反映了,居民接受服务的意愿,因此,在规划和设计服务时,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感觉性需要,以便提高服务的使用率。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居民的感觉性需要有时可能是过高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需要。</p><p>3、林丹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重点中学,而且中考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但是,班主任老师发现林丹在高中的学习状况不理想,感觉他学起来很吃力,甚至跟不上大家的进度。<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专门找到林丹的班主任,商量着如何提高林丹的学习。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技巧。</p><ul><li>A:直接影响</li><li>B:间接治疗</li><li>C:现实状况反思</li><li>D:心理动力反思</li></ul><p>答 案:B</p><p>解 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运用的技巧比较多,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技巧。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根据题干“与林丹的班主任商量如何提高林丹的学习”属于间接治疗技巧。</p><p>4、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强调完整地执行一个策划过程,在完成“了解服务机构使命和目标”这一工作步骤后,需要对环境和形势进行分析,其分析的重点内容应是( )。</p><ul><li>A: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优点和不足</li><li>B:现行服务手段的利与弊</li><li>C:社区需求的界定和评估</li><li>D:方案面对的机会和挑战</li></ul><p>答 案:D</p><p>解 析:在分析环境和形势步骤中,社会工作者要收集环境发展趋势方面的资料,了解对新计划有影响力的人士和团体,分析他们的利益和需要。此外,还要考虑如何获得财政支持和人力支持。并预测整体环境的改变和发展趋势,了解新计划可能面对的机会、竞争和障碍。<br />知识点:社会策划模式</p><p>5、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中,R代表()。</p><ul><li>A:生存需要</li><li>B:关系需要</li><li>C:成长需要</li><li>D:心理需要</li></ul><p>答 案:B</p><p>解 析: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又不尽相同的理论。他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的需要(E)、关系的需要(R)和成长的需要(G)。</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 )。</p><ul><li>A:行为学理论</li><li>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li><li>C:社会学理论</li><li>D: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li><li>E:社会学习理论</li></ul><p>答 案:BDE</p><p>解 析:行为治疗模式以三种学习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这三种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p><p>2、于某,男,18岁,系某高校大二学生。因来自农村,而产生了处处不如人的消极心理特征,但是自尊心又极强,不满足于现状,想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展现自己的才能,而且案主是一个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十足的考试狂,在种种不同的压力和环境下,唯分数是从,忽视了别的方面的学习、培养和锻炼。自从上了大学之后,由于过度的学习和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注意力难以集中,在临近期末考试的一段时间里,案主感觉到压力比较大,情绪和心态不够平稳,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眠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认为应当对其进行学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主要形式有( )。</p><ul><li>A: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li><li>B:帮助学生适应激烈的社会变迁而开展的适应型学校社会工作</li><li>C:帮助学生适应激烈的社会变迁而开展的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li><li>D:延伸到学校之外的社区一学校社会工作</li><li>E:延伸到学校之外的社会一社区社会工作</li></ul><p>答 案:ACD</p><p>解 析: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有三种方式: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其目的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正常发展;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帮助学生适应激烈的社会变迁而开展的工作,包括各种辅导活动;还有一类学校社会工作是把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之外,包括联系学生家长,实现家一校沟通,对离校学生提供追踪服务,开展社区教育以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等,这是社区一学校社会工作。 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式。学校社会工作主要以帮助学生正常学习与健康成长为目的,注意理解其三种主要方式。</p><p>3、社区内的资源主要包括( )。</p><ul><li>A:公共设施</li><li>B:业主委员会</li><li>C:医疗单位</li><li>D:居民的自助小组</li><li>E:金融机构</li></ul><p>答 案:ACE</p><p>解 析:ACE
</p><p>4、小冯是一名刚入职的社会工作者,目前的工作任务一是向同事了解机构的宗旨、服务内容和特色,二是深入社区开展入户探访,了解社区居民的问题和需求。小冯完成这些任务需具备的能力有()。
</p><ul><li>A:动员的能力</li><li>B:沟通的能力</li><li>C:管理的能力</li><li>D:干预的能力</li><li>E:评估的能力</li></ul><p>答 案:BE</p><p>解 析:本题考查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包括:(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2)促进和使能的能力;(3)评估和计划的能力;(4)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本题中,社工小冯“向同事了解机构的宗旨、服务内容和特色”、“深入社区开展入户探访”,需要具备沟通的能力;了解社区居民的问题和需求,需要具备评估的能力。而干预能力是对服务对象的某些偏差行为进行干预和指导,而小冯是刚入职的,任务是入户了解情况,显然还不具备这种能力。故B.E项符合题意。</p><p>5、《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做好家庭保护,具体要求包括( )。</p><ul><li>A:关爱和引导</li><li>B:监护和抚养</li><li>C:民主尊重</li><li>D:教育培养</li><li>E:素质教育</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对未成年人做好家庭保护,具体要求包括①监护和抚养;②关爱与引导;③教育培养;④民主尊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