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919年卢瑟福首次公布了他的实验结果,确认用α粒子轰击氮所产生的粒子就是()。这是人类第一次有意识地完成的人工核反应,核物理时代就此开始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中微子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27****1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58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27****1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58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 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金箔,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实验得到的结果的是(??) 著名的卢瑟福散射实验使用的散射粒子是:() 著名的卢瑟福散射实验使用的散射粒子是()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实验中发现了某粒子,设想建立了原子“行星模型”,该粒子是()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推算出原子核的半径量级为() 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这个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卢瑟福著名的α粒子穿透金属箔试验中,α粒子穿透金属箔后的运动轨迹包括()。 卢瑟福著名的α粒子穿透金属箔试验中,α粒子穿透金属箔后的运动轨迹包括 1911年卢瑟福(R.C.Retherford)根据α粒子()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的假设,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于所组成。 卢瑟福著名的α粒子穿透金属箔试验中,α粒子穿透金属箔后的运动轨迹不包括()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 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内的上层温度达到()℃时会引起轰燃。 1919年英国率先颁布了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首次提出(),他提出的()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 2018年,我国首次正式公布() 下列述所问题分别由哪些实验证明?1认为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所依据的实验之一;2.证明电子具有波动性的著名实验;3.卢瑟福用于证明原子中有一个带正电荷原子核的实验;: α粒子的散射实验;电子衍射;原子光谱 原子光谱;α粒子的散射实验;电子衍射 原子光谱;电子衍射;α粒子的散射实验 电子衍射;原子光谱;α粒子的散射实验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