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材料说明宋朝()

A. 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B. 农村中租佃经营关系已经非常普遍
C. 地主与佃户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D. 减免租税已经成为地主的经常行为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57****8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059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57****8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059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望海潮·东南形胜》的作者是苏轼。 苏轼《前赤壁赋》: “七月既望”。“既望”是指农历 苏轼认为:“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商鞅变法重刑罚,轻教化②商鞅重视农业,轻视商业③苏轼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④商鞅重视利益,轻视道德  西北望,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认为“悠然望南山”好于“悠然见南山” 苏轼认为“悠然望南山”好于“悠然见南山”() 秦观和苏轼都曾经被贬到黄州。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对材料现象解释最准确的是(  )。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其中,“既望”指的是 中国大学MOOC: 3.按照朝廷规定,明初官员和士庶之家宴饮所用器皿,不包括()。 苏轼的《赤壁赋》中提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指哪一天?() 客运服务实行扬手招车、电话预订和站点租乘等方式。 客运服务实行扬手招车、电话预订和站点租乘等方式() 苏轼的前赤壁赋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嵩山派弟子与本派长辈拆招,必须先使哪招? 灯火万家城四畔,__。——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天容海色本澄清。作者苏轼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有的版本为“望”。苏轼认为“见”字比“望”字好。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Airbnb、途家、小猪短租,属于典型的共享民宿案例()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