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患者女性,30岁,因黏液血便6个月,加重45日来诊。结肠镜检查:整个结肠充血、水肿、脆性增加、出血,大片糜烂或浅溃疡,部分肠段见多发假性息肉。病理活检示黏膜急慢性炎症和部分坏死、息肉样增生。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初发型、重度、全结肠型、活动期)。提示患者合并高热,白细胞增多,有腹膜炎体征,建议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是()

A. 甲硝唑
B. 头孢唑啉
C. 头孢克洛
D. 头孢克肟
E. 头孢拉定
F. 头孢曲松
G. 头孢吡肟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05****9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589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05****9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589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患者女性,58岁,因腹痛腹泻伴带血性粘液便三个月就诊,行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多发性息肉。息肉并发溃疡及感染时可出现哪些症状:() 女性,34岁。下腹痛、腹泻、黏液血便6个月。贫血,红细胞沉降率30mm/h,钡灌肠检查示左侧结肠缩短,结肠袋消失,呈“铅管样”。其诊断最可能是 男,30岁,腹泻6个月。结肠镜示左半结肠弥散性浅溃疡,肠黏膜活检最有诊断意义的病理改变是() 男性,30岁,因便血行结肠镜检时发现数百个息肉。患者父亲10年前于45岁时因结肠癌死亡。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男性,20岁。反复排黏液稀血便2年,、行纤维结肠镜检发现全结肠和直肠遍布不带蒂的小息肉。其病理类型多为 患者,男性,20岁。反复排黏液稀便和血便1年,行纤维结肠镜检发现全结肠和直肠遍布不带蒂的小息肉,最可能的病理类型是 患者女性,30岁。明日拟进行结肠镜检查。正确的肠道准备方法是() 女性,32岁。左下腹痛2个月,黄稀便,每日3次。结肠镜示,直肠、乙状结肠糜烂及浅溃疡,大范围充血、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男性,58岁,反复黏液便伴里急后重3年,3个月前曾行结肠镜检查,见距肛门20cm以下直肠黏膜广泛水肿,血管网模糊,散在点状糜烂。1个月前出现腹痛,腹泻加重,间有血便。 [外科护理学(初级护师)]女性,56岁,黏液血便2个月,一般情况良好,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距肛缘10cm处有一菜花样肿块,病理检查诊断为腺癌,最佳的手术方式为 患者,男性,30岁。因腹泻、腹痛拟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的体位 患者,男,45岁,血便1个月,确诊为结肠癌,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采取半坐位的目的是什么 男,30岁。反复排黏液血便3年,加重2个月。抗生素治疗无效。肠镜示直肠至结肠脾曲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较多糜烂及表浅小溃疡。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女,18岁。间断排黏液脓血便伴发热2个月。大便10余次/日。体温波动在38.0~39.5℃,广谱抗生素治疗1周后症状无好转。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弥漫性充血、糜烂,伴溃疡形成。首选的治疗是 患者男性,40岁,因“腹泻,每日排便6次以上,黏液血便”来诊。查体:发热、脉搏加快。实验室检查:贫血,红细胞沉降率>30mm/1h。诊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首选药物是() 患者女,32岁。左下腹痛2个月。黄稀便,每日3次。结肠镜示:直肠、乙状结肠糜烂及浅溃疡.大范围充血、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32岁。左下腹痛2个月,黄稀便,每日3次。结肠镜示:直肠、乙状结肠糜烂及浅溃疡,大范围充血、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男,30岁,反复黏液脓血便3年,加重2个月,抗生素治疗无效,肠镜显示较多糜烂及浅表小溃疡,最可能的诊断是 女性,56岁,粘液血便2个月,一般情况良好,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距肛缘22cm处有一菜花样肿块,病理检查示直肠腺癌,最佳的手术方法为() 患者女,28岁。反复排黏液血便2年,加重3个月。抗生素治疗无效。肠镜示直肠至结肠左曲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较多糜烂及表浅小溃疡。最可能的诊断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