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女孩,1岁3个月,发热4小时,急诊。在体温由38℃上升至39.5℃过程中抽搐1次。急诊时双眼上翻、四肢抽动、口吐白沫、意识不清,持续约2分钟未缓解。伴流涕,无咳喘,无吐泻。关于痊愈后注意事项不包括()

A. 如反复发作需查脑电图
B. 增强体质,避免感染
C. 发热时及时降温
D. 营养均衡,增加免疫功能
E. 患儿母亲有热性惊厥史,是发生癫癎的危险因素,应定期复查脑电图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48****9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023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48****9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023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女性,21岁,消瘦、多饮2个月,咽痛、发热3日,意识不清4小时。 某患者持续发热(T38~39℃)4小时后体温骤降至正常,2天后体温再度迅速上升并波动在38.5~40℃数小时后迅速降至正常,其热型是() 7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39℃,流涕,咳重。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体温升至40aC。颊黏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诊断为麻疹。请说明如何预防 7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39℃,流涕,咳重。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体温升至40℃。颊粘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该患儿需隔离至出疹后(  )。 10岁女孩持续发热12天,体温在38~39℃,每日腹泻3~4次,稀便,肝肋下1.0cm,脾肋下2.0cm,血象白细胞5.0×10 女孩,5岁。发热,体温38℃,发热1天后出疹,从面部开始,24小时皮疹遍布全身,72小时皮疹消退,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女孩,5岁,发热,体温38℃,发热1天后出疹,从面部开始,24小时皮疹遍布全身,72小时皮疹消退,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 7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39℃,流涕,咳重。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成温升至40℃。颊粘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最可能的诊断是() 简要病史:男性,18岁,多饮,多尿1个月,昏迷半小时由家人送来急诊。 男婴,1岁。发热3天,体温39℃,流涕,咳重。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体温升至40℃。颊黏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最可能的诊断是() 4岁小儿,发热,体温38~C 7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39℃,流涕,咳重。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体温升至40aC。颊黏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诊断为麻疹。麻疹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0岁女孩,发热伴咽痛1天,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次日体温上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初步考虑为猩红热。10岁女孩,本病恢复期皮疹的特点是() 8岁女孩,发热伴咽痛1天,次日体温上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弥漫性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化脓,颈部淋巴结花生米大小,来院门诊。最可能的诊断是() 7个月患儿,发热3天,体温39℃,流涕,咳重。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成温升至40℃。颊粘膜粗糙,可见白色斑点。该患儿需隔离至出疫后() 患者男,50岁,因左侧鼻腔流脓血3个月,咳嗽、咯血发热1个月入院。体温38~39℃,予以抗感染治疗无效。下一步可采用的治疗方案是()(提示:给予泼尼松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后,病情未缓解。) 女性,48岁,双腕肿痛1个月,伴晨僵大于5小时,发热半个月。 女性,48岁,双腕肿痛1个月,伴晨僵大于5小时,发热半个月。 女性,48岁,双腕肿痛1个月,伴晨僵大于5小时,发热半个月。 女性,48岁,双腕肿痛1个月,伴晨僵大于5小时,发热半个月。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