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时后心电图Ⅱ、lll、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心肌梗死部位应是 材料
患者,女性,70岁。心前区绞痛发作持续2小时,自含硝酸甘油无效来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呈弓背抬高5mm,V1-3导联ST段水平压低3mm,偶发室早1次,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X型题(医学类共用选项)

2小时后心电图Ⅱ、lll、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心肌梗死部位应是

A. 后间壁心肌梗死
B.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C. 下侧壁心肌梗死
D. 下壁心肌梗死
E. 前间隔心肌梗死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99****5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881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99****5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881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下壁心肌梗死时,病理性Q波出现的导联是 男,56岁,突然胸骨后疼痛3小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病理性Q波,ST抬高>2mm。首选药物为 张某某,女性,56岁,急性胸痛2小时入院,心电图检查Ⅰ、aVL导联显示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提示 患者,男,56岁。突然胸骨后疼痛3小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病理性Q波,ST抬高>2mm。首选药物为 男,68岁,胸痛持续8小时,诊断为急性前间隔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等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见于哪一组导联 男,68岁,胸痛持续8小时,诊断为急性前间隔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等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见于哪一组导联() 患者,男,68岁,胸痛持续8小时,诊断为急性前间隔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等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见于哪一组导联() 肥厚型心肌病人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是由于() 肥厚型心肌病人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是由于 患者男性。54岁。突发剧烈胸痛3小时,心电图检查示Ⅱ、Ⅲ、avF导联病理性Q波伴ST段抬高,应诊断为() 心电图病理性Q波仅见于心肌梗塞。 心电图病理性Q波仅见于心肌梗塞() 患者,女性,70岁。因持续性胸痛2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来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呈弓背样抬高3mm,V1~V3导联ST段水平样压低2m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次,诊断急性心肌梗死。2小时后复查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其梗死部位应是()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的最可能机制是 患者,男,75岁,自诉心绞痛发作持续3小时,伴恶心呕吐,出冷汗,含服硝酸甘油片无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其心肌梗死部位可能在()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上出现病理性Q波最可能的机制是() 患者,男,75岁自诉心绞痛发作持续3小时,伴恶心呕吐,出冷汗,含服硝酸甘油片无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II-III-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其心肌梗死部位可能存在() 女性,70岁。心绞痛发作持续3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来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呈弓背样抬高6mm,V1-V3导联ST段水平样压低4mm,偶发室性早搏1次,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瓣膜正常。2h后随访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心肌梗死部位应考虑为() 患者男性,63岁,因持续心前区疼痛5小时就诊,心电图显示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病理性Q波 。分析其临床意义 。 患者,男性,63岁,因持续心前区疼痛5小时就诊,心电图显示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病理性Q波。分析其临床意义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