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相对危险度: 是暴露比之于未暴露情况下增加超额疾病的数量|是非暴露组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危险之差的绝对值|是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为暴露组的多少倍|比特异危险度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意义|比特异危险度更具有病因学意义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78****4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20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78****4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20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 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 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 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 某流行病学研究选择了1000名因素A的暴露者和2000名非暴露者,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1000暴露者中发生X疾病100例,在2000名非暴露者中发生X疾病100例估计疾病X与因素A暴露史联系的相对危险度为 在一次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5000人,暴露组40人发病,非暴露组20人发病,则相对危险度为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病暴露与两种不同的疾病X和Y有联系,对疾病X的相对危险度为6.0,特异危险度5%;对疾病Y的相对危险度为3.0,特异危险度为20%,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病暴露与两种不同的疾病X和Y有联系,对疾病X的相对危险度为6.0,特异危险度5%;对疾病Y的相对危险度为3.0,特异危险度为20%,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不以享有某种权力为前提的是医师的估计疾病X与因素A暴露史联系的相对危险度为() 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用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 正常情况下微笑时上切牙暴露比例和下切牙暴露比例分别为 估计10年中疾病X与因素A暴露史联系的特异危险度为估计10年中疾病X与因素A暴露史联系的特异危险度为()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病暴露与两种不同的疾病X和Y有联系。对疾病X的相对危险度为6.0,特异危险度5%;对疾病Y的相对危险度为3.0,特异危险度为20%。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病暴露与两种不同的疾病X和Y有联系。对疾病X的相对危险度为6.0,特异危险度5%;对疾病Y的相对危险度为3.0,特异危险度为20%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种暴露与两种不同的疾病X和Y有联系。对疾病X的相对危险度为6.0,特异危险度为5%;对疾病Y的相对危险度为3.0,特异危险度为20%。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病暴露与两种不同的疾病X和Y有联系。对疾病X的相对危险度为6.0,特意危险度5%;对疾病Y的相对危险度为3.0,特异危险度为20%。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种暴露与两种不同的疾病X与Y有联系。对疾病X的相对危险度为6.0,归因危险度5%;对疾病Y的相对危险度为3.0,归因危险度为20%。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病暴露与两种不同的疾病X和Y有联系。对疾病X的相对危险度为6.0,特异危险度5%;对疾病Y的相对危险度为3.0,特异危险度为20%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某学者进行一项研究,在一次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500人,暴露组40人发病,非暴露组20人发病。相对危险度为 在1000个患有某病的病例中,100个人有因子A暴露史,而在2000个未患该病的研究对象中,也有100个人有因子A的暴露史。该研究中,与非暴露组相比,暴露于因子A发生该病的相对危险度是() 在100个患有某病的病例中,50个有因子A暴露史,而在200个未患该病的研究对象中,也有50个有因子A的暴露史。该研究中,与非暴露组相比,暴露于因于A发生该病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是(  )。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