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医卫类
>
口腔执业医师
>
角化层内常形成微小脓肿的是()
单选题
角化层内常形成微小脓肿的是()
A. 疱疹性口炎
B. 天疱疮
C.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D. 口腔黏膜念珠菌病
E. 口腔毛状白斑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04****5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553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04****5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554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热门试题
口腔黏膜无角化型上皮则无角化层和棘层,但颗粒层却较为发达。
上皮层可分为基底层、()()和角化层。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表皮的角化层()
患者男,23岁,颊部黏膜近口角处白色斑块数月,质硬、不易擦去。镜下见上皮表层水肿,角化层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见微小脓肿形成。上皮棘层增生,上皮钉突呈圆形,基底膜部分被炎症破坏。PAS染色见角化层有垂直于上皮表面的丝状阳性着色物,结缔组织中有充血的毛细血管及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应为
位于角化层的深面,棘细胞层的浅面,胞质中含有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的是角化上皮的哪一层
位于角化层的深面,棘细胞层的浅面,胞质中含有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的是角化上皮的哪一层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从基底层移至角化层所需时间为
小儿用药特点,新生儿皮肤角化层薄,药物容易吸收、甚至中毒( )
患者,男,25岁,颊部黏膜近口角处白色斑块数月,质硬、不易擦去。镜下见上皮表层水肿,角化层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见微小脓肿形成。上皮棘层增生,上皮钉突呈圆形,基底膜部分被炎症破坏。在角化层或上皮的外1/3处可见菌丝,菌丝与上皮表面多呈垂直型或呈一定角度,HE染色不甚清晰,PAS染色为强阳性。结缔组织中有充血的毛细血管及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应为
60. 新生儿皮肤角化层薄,药物容易吸收、甚至中毒( )。 小儿用药特点
女,46岁,口底粘膜白色斑块6个月。活检标本见粘膜上皮角化层增厚,粒层内透明角质颗粒明显。病理诊断应为
女,46岁,口底粘膜白色斑块6个月。活检标本见粘膜上皮角化层增厚,粒层内透明角质颗粒明显。病理诊断应为
女,44岁,口底黏膜白色斑块6个月。活检标本见黏膜上皮角化层增厚,粒层内透明角质颗粒明显。病理诊断应为
女,46岁,口底粘膜白色斑块6个月。活检标本见粘膜上皮角化层增厚,颗粒层内透明角质颗粒明显。病理诊断应为
女,46岁,口底黏膜白色斑块6个月。活检标本见黏膜上皮角化层增厚,颗粒层内透明角质颗粒明显。病理诊断应为
患者,女,48岁。口底黏膜白色斑块6个月。活检标本见黏膜上皮角化层增厚,颗粒层内透明角质颗粒明显。诊断应为
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药物易透皮吸收甚至中毒,因此用药时间不要太长的是
患者,女,48岁,口底黏膜白色斑块6个月。活检标本见黏膜上皮角化层增厚,棘层增生,粒层内透明角质颗粒明显,固有层有慢性炎细胞浸润。病理诊断为
将药物包封于磷脂双分子层内形成的微小囊泡称为___________。
由于新生儿的相对体表面积比成人大,而且皮肤角化层薄,局部应用过多可能导致中毒的是( )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