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见上鼓室、鼓窦入口及鼓窦扩大,并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影,最可能的诊断为()。 材料
A.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B.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C.肉芽肿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D.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E.中耳癌
B型单选(医学类共用选项)

CT见上鼓室、鼓窦入口及鼓窦扩大,并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影,最可能的诊断为()。

A.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B. 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C. 肉芽肿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D. 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E. 中耳癌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94****1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577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94****1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577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患者,女,87岁,鼻塞、呼吸困难、间断鼻出血2年余。CT平扫示:右侧上颌窦、筛窦及鼻腔可见软组织密度影,上颌窦开口扩大,左侧上颌窦腔内可见半圆形软组织影,密度比较均匀,边缘光滑,骨质结构未见破坏征象。增强扫描肿物轻度强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女,52岁,头痛,前额部局部隆起。查体:前额部扪及一软性肿块。CT显示:额窦扩大,内为低密度软组织影,边缘光滑呈弧形,可见薄壁,拟诊为() 女,52岁,头疼,前额部局部隆起。查体:前额部扪及一软性肿块。CT显示:额窦扩大,内为低密度软组织影,边缘光滑呈弧形,可见薄壁,拟诊为() 女性,39岁,右眼球向外下突出3个月,伴复视。CT显示:右侧额窦扩大,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影,骨壁变薄,左眼球受压移位。最可能的诊断为() 女性,39岁,右眼球向外下突出3个月,伴复视。CT显示:右侧额窦扩大,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影,骨壁变薄,右眼球受压移位。最可能的诊断为 女,52岁,头痛,前额部局部隆起。査体:前额部扪及一软性肿块。CT显示:额窦扩大,内为低密度软组织影,边缘光滑呈弧形,可见薄壁,拟诊为() 鼻窦CT示单侧上颌窦及同侧后鼻孔软组织影,窦壁骨质无明显破坏,可能诊断为答案() 若鼻窦及鼻咽部CT示双侧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密度增高,鼻咽部软组织密度影堵塞后鼻孔。根据鼻窦炎海口会议分型分期标准,该患者诊断为 砧骨短脚位于鼓窦入口底部的()。 男,60岁,右侧颜面肿胀,右眼球渐突出5个月。CT显示右上颌窦腔增大,窦壁变薄伴局部骨质消失,窦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含气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60岁,右侧颜面肿胀,右眼球渐突出5个月。CT显示右上颌窦腔增大,窦壁变薄伴局部骨质消失,窦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含气消失。最大可能是() 男性,60岁。右侧颜面肿胀,右眼球渐突出5个月。CT显示右上颌窦腔增大,窦壁变薄伴局部骨质消失,窦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含气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女,56岁,右侧鼻塞,鼻涕带血1年,检查见右侧中鼻道后部坏死样物。鼻窦CT示:右侧上颌窦及右侧后鼻孔软组织影,右上颌窦骨壁吸收变薄,内壁部分缺如。 患者,男,60岁,右侧颜面肿胀,右眼球渐突出5个月。CT显示右上颌窦腔增大,窦壁变薄伴局部骨质消失,窦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含气消失。最大可能是() 如果CT发现鼓室软组织密度影,未见骨质破坏,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由于上皮向鼓室或鼓窦生长移行所形成的胆脂瘤称为:( ) 由于上皮向鼓室或鼓窦生长移行所形成的胆脂瘤称为 ( ) 鼓窦后下是()。 鼓窦内壁是()。 男,60岁,颜面肿痛,鼻钮5个月。CT显示有上颌窦窦壁破坏,内有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侵犯眼眶、鼻腔。最大可能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