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昔者晉獻公欲假道於虞以伐虢,荀息日:“君其以垂棘之璧與屈產之乘賂虞公,求假道焉,必假我道。”君日:“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寶也;屈產之乘,寡人之駿馬也。若受吾幣不假之道,將奈何?”荀息日:“彼不假我道,必不敢受我幣。若受我幣而假我道,則是竇猶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馬猶取之内既而著之外厩也,君勿憂”……宫之奇諫日:“不可許。去處之有虢也,如車之有輔。輔依車,車亦依輔。虞虢之勢正是也。若假之道,則虢朝亡而處夕從之矣。不可,顬勿許。”虞公弗聽,遂假之道。荀息伐號而還,反處三年,與兵伐虞,又剋之。荀息牽馬操璧而報献公。獻公說日:“璧則猶是也。雖然,馬齒亦益長矣。”故虞公之兵殆而地削者何也?愛小利而不慮其害。故日:顧小利則大利之殘也。(40)若受吾幣不假之道,將奈何(41)是寶猶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42)夫虞之有虢也,如車之有輔(43)反處三年,與兵伐虞,又勉之(44)虞公之兵殆而地削者何也(45)顱小利則大利之殘也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06****7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075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06****7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075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昔者彌子瑕有寵於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異日,與 君遊於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啗寡人。”(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啗我以余桃。 ”(故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40、竊駕君車者罪刖41、人間往夜告彌子42、君聞而賢之43、以其半啗君44、及彌子色衰愛弛45、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 【鄒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40、鄒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麗4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4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43、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44、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4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作用。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與: (1)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2)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爲寶也,故敢獻之。”(3)子罕曰:“我以不貪爲寶,爾以玉爲寶。(4)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老臣竊以爲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 陈成子弑齐简公,孔子告于鲁哀公,请讨之。公日:“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左传》日:“孔子请伐齐,公日:‘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日:‘陈常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伐也。”’说者以为孔子岂较力之强弱,但明其义而已。能顺人心而行天讨,何患不克?使鲁君从之,孔子其使于周,请命乎天子,正名其罪。至其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予以为鲁之不能伐齐,三子之不欲伐齐,周之不能讨齐,通国知之矣。孔子为此举,岂真欲以鲁之半,力敌之哉?盖是时无君与陈氏等,孔子上欲悟哀公,下欲警三子。使哀公悟其意,必察三臣之擅国,思有以制之,起孔子而付以政,其正君君、臣臣之分不难也。使三子者警,必将日:鲁小于齐,齐臣弑君而欲致讨,吾三臣或如是,彼齐、晋大国,肯置而不问乎?惜其君臣皆不识圣人之深旨。自是二年,孔子亡。又十一年,哀公竟逼于三子而孙于越,比之简公,仅全其身尔。《容斋随笔·孔子欲讨齐》给画横线字注音①陈成子弑齐简公②其正君君、臣臣之分不难也解释下列画横线词 ①之三子告,不可? 之: ②哀公竟逼于三子而孙于越? 孙:翻译下列句子 ①至其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 ②惜其君臣皆不识圣人之深旨。洪迈认为,陈成子杀齐简公后,孔子向鲁哀公报告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獻玉者曰:“(),玉人以爲寳也,故敢獻之。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以: 根据下列例句,分析“之”的词性及其语法作用(或意义)(6分)(1)(之)二蟲又何知?(2)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3)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4)雖我(之)死,有子存焉。(5)齊侯臣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6)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竭智尽忠以事其君”、“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分别涉及哪些先贤()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唯: 材料全屏      楚子使舆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茅不人,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人,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齊侯曰:“以此衆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雖聚,無所用之!”(《左傳·僖公四年》22【古文标点题】解释文中加着重号的词(1).虞(2).女(3).徵(4).敢(5).綏 以其学说“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思想家是() 中国大学MOOC: “齊孝公來伐魯,臧文仲欲以辭告,病焉,問於展禽。”这句话中“病”的意思是身体生病了。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作用。齊孝公來伐魯,臧文仲欲以辭告,病(焉),問於展禽。焉: “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凌驾,超越) ③自引而起,绝袖(身子向上起)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⑤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错误) 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希望)⑦籍吏民,封府库(组织) ⑧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借) ⑩公患之,使鉏麑贼之(偷) (重耳)自衛【過】曹,曹共公亦不禮焉。聞其骿脇,欲觀其狀,止其舍,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僖負羈之妻言於負羈曰:“吾觀晉公子,賢人也,其從者皆國相也,以相一人,必得晉國。得晉國而討無禮,曹其首誅也。子【盍蚤】自貳焉?”僖負羈饋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負羈言於曹伯曰:“夫晉公子在此,君之匹也,不亦禮焉?”曹伯曰:“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誰不過此!亡者皆無禮者也,【余焉能盡禮焉!】”對曰:“臣聞之:愛親明賢,政之幹也。禮賓矜窮,禮之宗也;禮以紀政,國之常也。失常不立,君所知也。國君無親,以國為親。先君叔振,出自文王;晉祖唐叔,出自武王;文、武之功,實建諸姬。故二王之嗣,世不廢親。今君棄之,不愛親也。晉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從之,可謂賢矣,而君蔑之,是不明賢也。謂晉公子之亡,不可不憐也。比之賓客,不可不禮也。失此二者,是不禮賓、不憐窮也。守天之聚,將施于宜。宜而不施, 聚必有闕。玉帛酒食,猶糞土也。愛糞土以毀三常,失位而闕聚,【是之不難,無乃不可乎?】君其【圖】之。”公弗聽。(一)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47、過48、相49、盍50、蚤51、亡52、圖(二)53、翻译“余焉能盡禮焉”一句,并比较其中两个“焉”子的词性和用法。(三)54、翻译“(是)之不難,(無乃)不可(乎)”一句,并说明其中“是”字的语法功能以及“無乃……乎”这一习惯句式的作用。(四)55、请解释“明賢”、“矜窮”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曹伯是否做到了这两个方面。 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 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於今十有七年,未誉聞吾過不善。今射出質,而唱善者若出一口。” 弦章對曰:“此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則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則其身黄),食蒼則其身蒼。(君其猶有諂人言乎)!” 公曰:“善。今日之言,章爲君,我爲臣。” 是時,海人入魚,公以魚五十乘賜弦章。章歸,魚乘塞塗,撫其御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魚者也。昔者晏子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今諸臣諂諛以干利,故出質而唱善,若出一口)。今所輔於君未見於衆,而受若魚,是反晏子之義,而順諂諛之慾也。”固辭魚不受。(一)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47)沒:(48)有:(49)飲:(50)色:(51)固:(二)指出下列句中“其”的词性和用法。(52)夫尺蠖食黄則(其)身黄。(53)君(其)猶有諂人言乎!(三)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4)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55)今諸臣諂諛以干利,故出質而唱善,若出一口(四)(56)请解释“今日之言,章爲君,我爲臣”的意义,并说明景公为什么这样说。(57)弦章为什么不接受景公赏赐的鱼?请用现代汉语陈述。 请将下面文言文抄到答题卡上,并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趙 田 部 吏 趙 奢 收 租 稅 平 原 君 家 不 肯 出 趙 奢 以 法 治 之 殺 平 原 君 用 事 者 九 人 平 原 君 怒 將 殺 之 趙 奢 曰 君 於 趙 爲 貴 公 子 今 縱 君 家 而 不 奉 公 則 法 削 法 削 則 國 弱 國 弱 則 諸 侯 加 兵 是 無 趙 也 君 安 得 有 此 富 乎 以 君 之 貴 奉 公 如 法 則 上 下 平 上 下 平 則 國 强 國 强 則 趙 固 而 君 爲 貴 戚 豈 輕 於 天 下 邪 平 原 君 以 爲 賢 言 之 於 王 王 使 治 國 賦 國 賦 太 平 民 富 而 府 庫 實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