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长亭送别》中《滚绣球》一曲中有“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两句,金圣叹赞其为真正妙文,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张生骑马在前,莺莺坐车在后,莺莺要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的跟上,好让自己同张生更靠近些,也能有更多一点的时间呆在一起。
B. 莺莺看见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地随这种情景,勾起了内心的离别之情,正是情因景生,借景抒情。
C. 这两句是紧扣莺莺惜别的心理进行描绘的,用“迍迍的马”和“快快的车”进行对比映衬,生动刻画出莺莺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的形象。
D. “马儿慢慢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的那种不忍遽别的,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真可谓是情景交融,剖析入微。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13****7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618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13****7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6186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高山流水》这首琴曲在唐宋之后被分成两曲,一曲《高山》,一曲《流水》()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第 24 题 选出总括本曲内容的句子。 《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两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请问长亭送别是选自哪部书籍中() 《长亭送别》中,【端正好】是杂剧名。() 下列对《长亭送别》【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两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长亭送别》中的男主人公是() 《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 《长亭送别》选自元代著名的杂剧《》 《长亭送别》的体裁是诸宫调。() 《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 《长亭送别》这一折戏选自《牡丹亭》。() 《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的主角是() 著名元曲《窦娥冤》中的“滚绣球”是( )。 《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的杂剧() 优美雅致是《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 《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旦角是()。 阳春一曲 对【滚绣球】中修辞格运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