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苏轼曾论述:“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A. 官府减轻农民负担
B. 地主致力民间赈济
C. 产生租佃经营方式
D. 租佃关系日益发展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62****9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264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62****9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264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曾写过《玩偶之家》。 孔子的治国三部曲是民庶、民富和民教() 民庶、民富和民教是孔子的治国三部曲() 《望海潮·东南形胜》的作者是苏轼。 苏轼曾誉本诗颔联为“诗中有画”,请展开想象,描述颔联的画面。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 苏轼认为:“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商鞅变法重刑罚,轻教化②商鞅重视农业,轻视商业③苏轼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④商鞅重视利益,轻视道德 苏轼《前赤壁赋》: “七月既望”。“既望”是指农历  西北望,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认为“悠然望南山”好于“悠然见南山”() 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认为“悠然望南山”好于“悠然见南山”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对材料现象解释最准确的是(  )。 论述犹与领导关系的实质。 夸美纽斯著有的《幼儿之家》是世界上第一本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论述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其中,“既望”指的是 论述苏轼平淡自然的文学观。 中国大学MOOC: 3.按照朝廷规定,明初官员和士庶之家宴饮所用器皿,不包括()。 苏轼的《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中故居》中写道: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中的小蛮是指谁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