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女性,35岁,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10年,近4年痛经,且逐年加剧,妇科检查:子宫如12周妊娠子宫大小,活动差,后穹隆可触及多个触痛性结节,其诊断首先考虑()

A. 子宫腺肌病
B.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C. 腺肌病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D. 卵巢癌
E. 慢性盆腔炎和子宫肥大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76****6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47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76****6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47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患者,女性,剖宫产术后20余年,近5年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妇科检查:子宫活动欠佳,后穹窿可触及多发小结节。该患者诊断首先考虑为() 女性,49岁。痛经进行性加重10年余。妇科检查:子宫均匀性增大。 35岁妇女,近2年出现痛经且逐渐加重。查子宫后倾,如孕2个月大小,质硬。最可能的诊断是:()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适于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适于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女性,35岁,2年前剖宫产,近1年腹部瘢痕处肿块,伴周期性疼痛。检查:腹部手术瘢痕处下段扪及直径为4cm肿块,质地硬,触痛,尤以经期为甚。其诊断考虑为(  ) 患者,女,35岁。继发性痛经5年,加重1年,平素月经规律,结婚8年,近2年未避孕,G 患者,女性,35岁。腰麻下剖宫产术,术后无恶心呕吐,患者可以饮水的时间是术后()。   经产妇,45岁,近3年出现经量增多、痛经,近一年痛经加剧。妇科检查:子宫均匀性增大,质地硬,有压痛。最合适的诊断是()。 女性,46岁,已婚已育,痛经10年余,近3年来,月经量多并出现贫血,药物难以抑制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孕2月大小,球形,质硬,双侧附件区未及异常,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女,35岁,2年前剖宫产,近1年出现腹部瘢痕处肿块,伴周期性疼痛。检查:腹壁手术瘢痕处下段扪及直径为4cm肿块,质硬,触痛,尤经期为甚,其诊断考虑为() 女,35岁,2年前剖宫产,近1年出现腹部瘢痕处肿块,伴周期性疼痛。检查:腹壁手术瘢痕处下段扪及直径为4cm肿块,质硬,触痛,尤经期为甚,其诊断考虑为 女性,45岁,1-0-2-1,末次妊娠20年前足月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现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下段瘢痕粘连,术后出现无尿,伴腰痛,双肾区叩痛阳性。目前处理正确的是() 女性,27岁,结婚4年未孕,近3年痛经并逐渐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位,活动受限,左附件区触及约5cm直径的囊性包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29岁女性,婚后4年一直未孕,伴有痛经。应考虑 29岁女性,婚后4年一直未孕,伴有痛经。应考虑 30岁妇女,结婚4年不孕,近3年,痛经且逐渐加重。查子宫后壁有2个触痛性硬韧结节,右侧附件区扪及鸭卵大、活动不良囊性肿物,压痛不明显。 27岁妇女,结婚4年不孕,近3年,痛经且逐渐加重。查子宫后壁有2个触痛性硬韧结节,右侧附件区扪及鸭卵大、活动不良囊性肿物,压痛不明显。 30岁妇女,结婚4年不孕,近3年,痛经且逐渐加重。查子宫后壁有2个触痛性硬韧结节,右侧附件区扪及鸭卵大、活动不良囊性肿物,压痛不明显。 27岁妇女,结婚4年不孕,近3年,痛经且逐渐加重。查子宫后壁有2个触痛性硬韧结节,右侧附件区扪及鸭卵大、活动不良囊性肿物,压痛不明显。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