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说明()

A. 郡县设置与秦统一六国有关
B. 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
C. 郡和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
D. 分封制的衰落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28****8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9417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28****8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941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热门试题
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 晋国的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据此信息你能得出的明确的结论是()①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②这个时候县的建制高于郡③县与郡之间有相统属的关系④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据《左传》记载,晋国上卿赵简子规定:“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此项举措冲击的制度有() 春秋时期,郑国和晋国公布成文法后,反对者有() 春秋时期,正式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有() 郡县制的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哪个国家() 春秋时期晋国自文公以后制定的法律有()。 春秋时期对晋国铸刑鼎提出反对意见是()。 春秋时期,河北地区主要诸侯国有燕国、赵国,小国有代、孤竹、邢 秦穆公,名任好,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县的地位比郡高②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③县的出现比郡早④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 叔向是我国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家() 晋国上卿赵简子曾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材料反映了当时() 寒食节源于纪念春秋时期的哪位晋国大臣? 《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据考证,“铜鞮”是沁县古县名,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建制县之一。早在春秋时期,铜鞮县作为晋国东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晋国完成其霸业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春秋时期,楚国有关进入宫廷的禁止事项方面的法规是()。 春秋时期,郑国和晋国公布成文法,受到()的批评。 春秋时期,批评郑国和晋国公布成文法的是()
购买搜题卡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聚题库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